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0|回复: 5
收起左侧

浙江省民间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9 21: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表演艺术  (36项)
(民间戏曲,10项)
【新昌调腔】  又名“高腔”、“高调”,因仅存新昌县一个专业剧团,故称“新昌高腔”。其渊源有四种说法:一、为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记载的“调腔”遗存;二、为明代四大南戏声腔之一的“余姚腔”之遗音;三、为明末徽池雅调的遗音;四、为元代南唱之北曲(北杂剧)。无论何种说法,均是浙江以至全国最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至今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现存传统曲牌360余只,其中有元曲特有的[九转货郎儿];传统剧目230余本(晚清抄本),其中能原封不动地演出元杂剧《西厢记》《汉宫秋》等剧目的部分折子(仅念白有改动),为全国所罕见。1991年曾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演出。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目前,仅存一个专业剧团(无业余剧团),因观众稀少,难以靠演出收入维持生存,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松阳高腔】  又名“白沙岗土调”。为浙江“八路高腔”之一。有人认为是明代“义乌腔”、“余姚腔”的后裔,又受“弋阳腔”、“四平腔”等的影响;明末清初形成地方化的松阳高腔,约有400余年的历史。因其从未与其他声腔、剧种合班演出,且无专业剧团,解放后,也只有业余演出,故保持了古朴、清新的民间风格。同时,与民间信仰有所关联,拥有《陈十四夫人》等一批特有剧目。这是我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有“人班”和“傀儡班”的区别。目前,尚存两个民间业余剧团(人班),因山区农村贫困,行头设备破旧,演出甚为困难。

【西安高腔】  因衢州古称西安县,故名。有人认为,是明代“弋阳腔”、“四平腔”等的后裔,又受“义乌腔”、“余姚腔”的影响;于明末清初形成地方化的西安高腔,约有400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独立组班演出,是独立的古老声腔、剧种。清中叶乱弹兴起以后,开始衰落,与昆曲、乱弹组成“三合班”,在以衢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演出。抗日战争以前,西安高腔在舞台上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将流落农村的高腔艺人江和义请到浙江婺剧团,口传了一批西安(衢州)高腔和西吴(金华)高腔的剧目,并举办了训练班,排演了《米栏敲窗》《槐荫记》等剧目。此后,西安高腔成为婺剧的一种声腔,但从未排演新剧目,已中断数十年。现尚有少数老艺人,急需进行抢救和保护。

【宁海平调】  又称宁海本地班。其渊源有二说:一是明末“调腔”(即今新昌调腔)的一支,因唱腔较为平和,故称“平调”;一为高腔之一支,是明代“余姚腔”的遗音。解放以后,因只有宁海县一个专业剧团,故称“宁海平调”。其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已近400年。现知民国年间比较兴旺,有十余个班社。新中国成立前夕,几近灭绝。1956年经抢救,将十余名流落艺人组织起来,并招收学员,1960年初建立专业剧团。1982年改为越剧团,但仍有民间职业剧团演出。宁海平调因长期在民间、山区演出,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浓郁,如神化剧《金莲斩蛟》等,为其独有剧目,其表演特技有“一马双鞍”、“抱瓶滑雪”、“耍牙”等,尤其是“耍牙”能边唱边耍二只至八只獠牙,为其他剧种所罕见。

【永嘉昆剧】  明嘉靖、隆庆年间,昆山腔经过改革发展成昆曲(水磨昆山腔)以后,分化成雅、俗两部分,雅昆曲称为“正昆”,俗昆曲称为“草昆”。永嘉昆剧则是俗昆曲(草昆)的一部分,是地方化、通俗化的昆剧。解放后只有永嘉县一个昆剧团,温州古称永嘉,故称永嘉昆剧。因明代五大声腔,系从温州的南戏发展衍变而来,温州既是南戏的发源地,又是明嘉靖年间海盐腔流传地区,因此,有人认为,在永嘉昆剧中,不但可能保留有“海盐腔”的遗音,而且可能还保留早期“温州腔”的遗音,所演剧目有扮演南宋祖杰故事的《对金牌》,故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永嘉昆剧表演风格十分古朴而细腻,比较生活化。其《荆钗记·见娘》《琵琶记·吃糠》的独特表演,受到昆曲界的赞誉。1984年永嘉昆剧团改为越剧团后,仍参加一些昆剧演出活动。1999年成立永嘉昆曲传习所,排演了现存最早的南宋戏文剧目《张协状元》,2000年参加了首届全国昆曲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展演奖后,又于2002年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华奖”。2003年排演了《杀狗记》参加第二届中国昆曲节,又获优秀剧目展演奖。目前,已招收了10名学员,与11名原演职人员一起,以昆曲传习所的名义演出。

【浦江乱弹】  又名“金华乱弹”。因浦江的乱弹班最多、最著名,故称“浦江乱弹”;又因浦江县属金华府,故又被称为“金华乱弹”。浦江乱弹为清初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独立组班演出,清中叶最为兴旺。乾隆以后,高腔、昆曲日益衰落,遂与乱弹组成高、昆、乱“三合班”进行演出。浦江乱弹以曲调优美、乐器演奏技巧高而取胜。尤其是〔三五七〕以及器乐曲“花头台”(闹台时演奏)最有特色,受到戏曲界和音乐界的一致赞扬。解放后,浦江乱弹成为婺剧的一种主要声腔,现无专唱浦江乱弹的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但在浦江县至今还有几十个以唱浦江乱弹为主的民间坐唱班,成为农民主要的娱乐形式。

【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为南宋临安(今杭州)皮影戏之遗存和发展。因全省仅存海宁一个郎家班,并于1956年在郎家班基础上成立了浙江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故称海宁皮影戏。它有正戏剧目70余个,折子戏160余个;其唱腔艺人们认为,武戏用“弋阳腔”,文戏用“海盐腔”(皮影戏中称为“长腔”),是很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古老剧种。“文化大革命”前,相当兴旺,曾两次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演出。2001年重新组班,应邀在全国各地演出290余场。目前,因无法靠演出收入维持生存,故剧团经费困难,行头破旧,演员老化,后继无人,面临灭绝。

【台州乱弹】  又名“黄岩乱弹”,是“浙江乱弹”的一路。因黄岩县的乱弹班最多、最著名,故称为“黄岩乱弹”;因黄岩县为台州府属县,特别是解放后剧团由台州地区(市)管辖,故又称“台州乱弹”。台州乱弹约形成于清初,清中叶以后最为繁荣。它是以唱乱弹为主,兼唱高腔、昆腔、皮簧,还包括词调的多声腔剧种,是由流传在台州地区的各声腔、剧种融合而成的。其特点是唱腔丰富,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浓郁。解放后,仅存一个专业剧团,1989年以后已经停止演出。现既无专业剧团,亦无业余剧团,老演员亦已不多。

【淳安三脚戏】  又名“睦剧”。“三脚戏”与湖北“黄梅采茶戏”、“花鼓戏”和江西“采茶戏”有渊源关系。因每个剧目只有二、三个角色,演员只有一丑一旦一生,故名“三脚戏”;因淳安县古属睦州,故解放后取名“睦剧”。三脚戏约于清末明初搬上舞台演出,所演多为小戏,反映农民、小商和小工业者的日常生活,表演载歌载舞,唱腔多为民间小调,乡土气息浓郁,为广大群众受欢迎。解放后,仅存一个专业剧团,其改编传统剧目《牧牛》、《南山种麦》等曾参加全省戏曲会演而获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专业剧团撤销,现仅存极少数业余剧团偶尔演出。

【杭剧】  又称“武林调”、“武林班”。因杭州古称武林,故其调称为“武林调”,其戏班称为“武林班”。杭剧在坐唱曲艺“宣卷”基础上形成, 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抗日战争以前颇为兴旺,流传杭、沪、甬一带。解放后尚有三、四个剧团,后来仅存一个专业剧团,剧目以《独占花魁》、《李慧娘》、《银瓶》最为有名。“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被撤销,至今未被恢复。近几年只有黄龙越剧团排演了几个杭剧折子戏,在黄龙洞插演。所唱曲调有 “平板”、“大陆调”、“游魂调”、“大经调”、“小经调”以及“杭州摊簧”等。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曲艺 10项)

(民间曲艺 10项)
【四明南词】  曾称“宁波文书”。系宋代的陶真,明代的弹词衍变而成的浙江曲种,流传至宁波城区和郊县。清末至民国初期为鼎盛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衰落。1958年原宁波曲艺团曾建立四明南词演出队,后因“文革”而夭折。八十年代有著名老艺人作展览性演出。2000年曾由宁波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经改革的开篇形式演出(为业余组合,演唱形式已改变)。四明南词用宁波地方语言说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奏自唱,唱词讲究平仄格律,曲调有“上中下韵”之分,“赋调”“词调”为基本曲调,其唱腔对甬剧和宁波走书有较大的影响。演出形式分单档、双档、三人档、五人档、七人档、九人档、十一人档。曲目分开篇、长篇两类,传统长篇曲目有《雨雪亭》等10余部,已失传。现仅存一、两位老艺人在世,曲种濒临消亡。

【宁波走书】  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宁波走书有说有唱,说唱并重,用宁波地方语言说唱,辅以形体动作。常用的基本曲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四弦胡琴是主奏乐器,伴奏者有时为主唱者帮腔,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曲艺走唱形式。今曲种存少量民间职业艺人从艺(大多数为半职业艺人),个别有成就的老艺人已年至古稀,近30部传统曲目濒临失传。

【杭州小热昏】  俗称“卖梨膏糖”,1958年因适应舞台演出需要,曾改称“小锣书”。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杭州人杜宝林所始创,因其艺名“小热昏”,学唱从艺者众,故杭州小热昏成为曲种名称。原为露天的说唱艺术,说唱者兼卖梨膏糖。以逗笑为艺术手段,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有说有唱。流行于江、浙、沪的独脚戏(俗称滑稽)由小热昏衍变发展而成。而杭州小势昏仍独立流行于杭州及金华、宁波部分地区。曲种的基本曲调有“锣先锋”、“三敲赋”和“东乡调”,现“三敲赋”、“东乡调”已绝响。演唱者仅存杜宝林第四、五、六代的三位艺人,面临消亡,众多传统曲目将失传。

【温州鼓词】  清嘉庆十一年(1806),“温州鼓词”已有艺人白门松演唱活动的文字记载。用温州地方语言说唱,以瑞安话为准,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说唱,伴奏乐器牛筋琴、檀板、扁鼓、抱月均为演唱者(一人)自行伴奏。十六弦的牛筋琴为全国唯一的独特的曲艺伴奏乐器。常用曲调有“太平调”、“吟调”等,古朴而具温州地方特色。演唱区域为温州市区和瑞安、平阳、永嘉、乐清、洞头、文成等县(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绍兴莲花落】  约产生于清·同治末光绪初年(公元1878—1883年之间),民国四年(公元1919),“绍兴莲花落”从农村走向城镇,曲种基本形成。建国前濒临消亡,建国后有少量艺人演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涌现了几位在群众中有影响的演员,又进行曲目上的创新和表演上的改革,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有全国影响的曲种之一。绍兴莲花落多为一人用绍兴方言说唱,语言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说、唱并重,演唱者手执纸折扇作道具,三敲板击节。基本曲调简而流畅,特色鲜明。四弦胡琴为主奏乐器,辅以琵琶等伴奏。流行于绍兴、上虞、嵊州、诸暨、新昌和杭州周边县(市)、区。

【绍兴平湖调】  又称“越郡南词”,曾称“绍兴平胡调”,简称“绍兴平调”。曲种因所唱曲调《平湖调》而得名。此曲调相传创始于明代初叶,清代初期已盛行。清·乾隆年间绍兴有著名南词艺人演唱活动的记载。民国时期是鼎盛期,为南词类曲种之一。建国后,1953年曾有名艺人史实父、钱大可应华东戏曲研究院之邀,赴上海举行“绍兴平胡调欣赏会”,灌制唱片两张。1963年原绍兴曲艺团设“平调组”培训学员,由钱大可等任教,并作营业性演出,至“文革”解体。演唱方式为坐唱,分三品、五品、七品(一品即为一人)等,演唱者自唱自奏乐器,以弹三弦者为主唱。曲调幽雅清逸、平和柔缓为艺术特色。主要曲调为《平湖调》,又分“蓑衣谱”和“细调”两种。演唱时也少量套用民间俗曲和昆曲曲牌作辅助。现曲种已绝响,1963年培训的学员现均已年近六十,并均从事另业。

【金华道情】  又称“唱新闻”。有说有唱,以似说似唱的唱句为主叙事。用金华方言说唱。流传于金华、义乌、浦江、东阳、武义、兰溪及衢州市的各县(市)。因流传地域的语言稍有不同,又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冠以地名为名称的道情,但其表演形式相同。伴奏乐器为渔鼓及简板,均由一人说唱。传统正本曲目有《银袋记》、《银牌记》等百余部,大部份取材于清代至民国初年发生在金华周边地区的社会新闻,为金华道情所独有的。现无专业表演团体和研究机构,民间职业艺人甚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曲种濒临人亡曲亡状态,传统曲目面临消失。

【平湖钹子书】  又称“说因果”,曾称“农民书”,1956年定名“平湖钹子书”。据《松江县志》记载,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道光末年传入浙江平湖县,衍变为浙江独有的曲种。有说有唱,分“开篇”和“正书”两类。用平湖方言说唱,唱词通俗生动。曲调节奏明快,有长调、慢调、急调、哭调之分,具有简练、纯补的地方特色。传统曲目均为一人表演。“钹子”(行话称‘响子’)为民乐打击乐器中之小钹的单面及一根竹筷,演唱者自行击节伴奏。传统曲目有《田十景》、《八窍珠》等一百余本(篇)。现能唱传统长篇曲目的老艺人仅存一、两人,并年近古稀,民间职业艺人甚少。

【兰溪摊簧】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兰溪县城关就有“群乐会”、“咏春会”等兰溪摊簧的演唱组织,原为文人雅士休闲自娱的活动,后渐为商业演出。为省内有特色曲艺种类。演唱者自唱自伴奏的坐唱形式,分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及多档(由三至七人组成)。拉二胡说唱者为主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用兰溪方言说唱。唱词文字典雅,讲究格律。唱腔字正腔纯,曲调有“平板”、“弦索”和民间小调等。主要曲目有《跃鲤记》等20余部。建国初期已湮没,其曲调和音乐部分为婺剧所吸收。1996年至2001年间,兰溪市文化馆继承改编演出了《杨梅红艳艳》、《见面礼》、《兰花吟》等经改革的新曲目在全省的曲艺会演、比赛中获奖,其中《兰花吟》赴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曲艺节展演。该曲种目前已无专业表演团体和民间职业艺人。

【临海词调】  又称台州词调。由南词、昆曲和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是省内独特的曲艺品种之一。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春,台州知府洪其绅始创临海词调演唱组织“停云社”。清道光、咸丰年间为鼎盛期,民国时期也极盛行。临海词调为坐唱形式,演唱者自唱自奏,以二胡为主奏乐器,语言为临海书面语,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曲调分散板、中板、流水板等,并吸收昆曲中的曲牌和民间小调,形成具有地方曲种的特色。曲目分“由头”(即开篇)和“正书”两种。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统计,所保存的手抄本曲目有38出(回)。现已无专业和民间职业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舞蹈 9项)

(民间舞蹈 9项)
【奉化布龙】  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很有影响的龙舞之一。《奉化布龙》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从敬神、请神、娱神的活动,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舞的活、舞的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1955年《奉化布龙》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音乐舞蹈汇演,得到中央领导好评;随后,由中国青年艺术团带此节目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铜奖。近年来,《奉化布龙》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内外大赛高奖。1996年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布龙艺术)之乡”。

【长兴百叶龙】  是我国与我省代表性龙舞之一。源于清·光绪初年流传在民间的《花龙灯》。1956年,在长兴天平桥村传统民间龙舞《百叶龙》的基础上,经浙江省群艺馆和长兴县文化馆共同整理、加工、改编,从而形成了现今《百叶龙》的雏形。其特点为,荷花瞬间变龙,与独具套路的荷花龙舞法。在继承发展中,几经改编,极具江南风格和意境,1957年《百叶龙》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同年四月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天安门广场表演;1980年在长兴县文化馆重新进行加工、排练,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民文艺会演获优秀奖,并由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在电影《泥土的芳香》内;2000年由长兴县文化与体育局同省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加工提高后,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荣获金奖;至今,《长兴百叶龙》在国家和省级调演比赛中屡屡名列前茅,并五赴北京城,二进中南海,两次出访国外,饮誉国内外。

【青田鱼灯】  是青田民间传统的舞蹈。据传说《青田鱼灯》的形成与明代开国功臣青田县南田人刘基有关。因而遂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具有独特军事操习风格的民间舞蹈。该舞以走阵图为主,通过阵图与动作的配合表现淡水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军阵特点。舞蹈热情朴素,道具制作精美,动作粗犷奔放,体现着吉祥如意、连年有鱼(余)、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我省民间具有代表性的鱼灯。《青田鱼灯》曾参加首都建国50周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表演区表演、第五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国内国际民间艺术交流。

【十八蝴蝶】  源于浙江省永康县高镇村,是当地群众去方岩山朝拜“胡公大帝”(当地的民间信仰)进香队伍中的一个节目。1946年秋,高镇村民间艺人王春山(1899—1981)从风俗“二月鸢”(即清明前后放风筝)、“蝴蝶风筝”与民间舞蹈《蚌壳舞》蚌壳张合犹似蝶翅飞舞的形象中得到启发,继而产生了美丽的、放大了的蝴蝶翅膀的道具与舞蹈的主题动作。舞蹈由十八个少女身背插五彩缤纷的蝴蝶翅膀翩翩起舞,并与花仙组合,通过优美的队形变化和舞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该舞1993年荣获文化部“群星奖”银奖;1997年参加法国第29届桑特国际民间艺术节,获国内外观众广泛好评。

【海盐滚灯】  是带有杂技性、竞技性的民间舞蹈,流传在嘉兴海盐、余杭及金山、苏州等地。据史料记载,《海盐滚灯》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传统的滚灯道具是用竹篾扎成球形体形,分大中小三种,大的内有小球,并有红、黑之分。红心者,文灯,自重二十斤;黑灯者,武灯,最重达六十余斤。滚灯套路丰富多变如“旁戤滩”、“张飞双跨马”、“苏秦背剑”、“燕子飞”等,风格独特,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盐滚灯》获得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舞蹈优秀作品奖,海盐人民政府于2001年为主举办的“江浙沪滚灯大会串”得到广泛好评。

【淳安竹马】  是我省“竹马舞”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竹马舞在我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就已记述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竹马舞队”的活动情况。《淳安竹马》的产生又有一说与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农民起义军传说有关,故而当地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彩灯中均增添了纸马灯,以超度神马与英雄,后来又吸收了睦剧(地方戏,俗称“三脚戏”)的某些艺术特点,使竹马由最初的神马独舞,后逐渐发展成群舞这一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1999年在传统基础上加工整理过的《淳安竹马》赴京,在第二届中国七大古都民间文化艺术节中荣获优秀节目奖,2000年参加全国首届民间广场歌舞大赛荣获“山花奖”和杭州民间艺术“桂花奖”两项金奖。

【浦江板凳龙】  在浦江当地又称之为《长灯》。板凳龙在我省许多地方都有,并与各地乡风习俗维系。《浦江板凳龙》较具代表性,且历史悠久。据浦江地方志记载,西汉武帝年间就已兴起,唐贞观年间方志中也有描述。其特点在于龙身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阵图变化丰富,民间参予面极广,有的表演队伍延绵可达七华里之多。此外,道具工艺制作手法丰富,集民间剪、画、塑、织一身,龙头与板凳之上的灯彩饰品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浦江迎会】  又称“抬阁”,当地称“迎会”,在我省抬阁品种中具有代表性,且风格独特,相传起于宋代,盛于明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迎会有“人会”和“纸会”、“人纸合会”之分。“人会”在特制的会桌上按照需要设置铁架,铁架被扮演者的衣物饰器所遮掩,表演者凌空飞舞,悠然自得并不断变幻造型;“纸会”是用竹篾缚成人形,用纸裱糊后再绘画,装饰成各种戏剧人物,由一人隐于桌下,用细线牵拉人物各关节部位进行表演,造形独特,工艺精细;“会桌”由多名壮汉抬着行走,会桌上面都是通过精选出4到6名之间的童男童女,他们各自扮成不同的戏剧中的人物,一抬会桌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故事。近年,当地农民继承发展了大型会桌《蟠桃盛会》,采用疏散腾空的表现手法,设计了“立鹤展翅欲腾飞”的造型,是数百年来迎会史上的独特造型,有“中国第一会桌”之称。

【舟山跳蚤会】  主要流传在我省舟山本岛与镇海一带,尤以定海,普陀为盛。该舞具有两种含义,一为舞者,跳时轻松活泼,像跳蚤;另一为农历年前家家户户要“祭灶”,在灶前跳此舞故也叫《跳灶舞》,后来又穿插了“济公戏大神”当地民间传说的情节,一舞两用,流传至今。该舞动作风趣诙谐,节奏短促,风格独特,酷似跳蚤,顾而得名《跳蚤会》。该舞风格在我省比较罕见。在1955年2月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荣获了一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音乐 7项)

(民间音乐 7项)
【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即《滴落声》、《落秧歌》、《棣头歌》、《羊骚歌》、《嗨罗调》、《急急歌》、《平调》。这七种曲调,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数曲联唱。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歌词的这种所谓“吴格”,与明代冯梦龙编的吴地《山歌》有直接传承关系,与《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中的南朝“吴声歌曲”也有明显的血缘关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田歌历来受到重视和传承,20世纪50年代田歌联唱《黄浦太湖结成亲》,在省内获奖后,录制唱片,并由中央广播电台作为常播曲目。60年代田歌女声独唱《送粮》,全国流行并一直传唱到90年代。其间当地有两名田歌手曾获“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以嘉善田歌为创作素材的音乐剧《五姑娘》获文华大奖。

【舟山渔民号子】  浙江舟山渔场是我国主要渔场之一。旧时捕鱼业没有机械化,渔船上的一切工序,全靠手工操作,集体劳动异常繁重。各种工序都要喊号子以统一行动,调节情绪。长期以来,遂形成了丰富的渔民号子。按工序分有:《起锚号子》(分大号、小号),《拔篷号子》(分小号、吔罗号),《摇橹号子》(分单人摇、双人摇),《打水篙号子》、《起网号子》、《挑舱号子》、《宕勾号子》、《抬网号子》、《拔船号子》等等。曲趣粗犷豪爽。舟山渔民号子已形成系列曲调,在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个性及地方特色,是浙江省重要的民歌品种之一。由于机械化捕鱼业的发展,劳动方式的改变,渔民号子已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因而逐渐湮灭,几近绝响。

【畲族民歌】  浙江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丽水、温州各地区与衢州、杭州境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畲族自治区。唱山歌是畲族人民劳动和生活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男女老少,大都善歌。畲族有“盘歌”(对歌)的习俗,每每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其曲调与汉族颇有不同,极富畲族特点。曲调形态,全国共有约八种,浙江就有六种,即:“丽水调”、“景宁调”、“平阳调”、“泰顺调”、“龙泉调”、“文成调”(其中两种与闽共有)。可以认为,浙江的畲族民歌,在全国畲族民歌中具有代表性。民歌的歌词,极为丰富。除浩瀚的短歌外,有长篇史诗歌《高皇歌》,以及长篇叙事歌“小说歌”数十部,成套的“婚仪歌”、“祭祖歌”、“功德歌”等等。畲歌词格,有一种“三条变”,这种词格与先秦《诗经·国风》中的“三叠”有渊源关系。又,其以“子、丑、寅、卯……”十二时辰为序的词格,在唐代民歌汇编《敦煌歌辞总编》(任半圹编)中,可觅其踪。

【江南丝竹】  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不用唢呐等吹打乐器)为组合的乐队,称之为“丝竹乐”。流行于浙江北部以及江苏南部、上海地区的丝竹乐,旧时习惯称为“丝竹”,解放初期才有“江南丝竹”之名,以与广东丝竹乐等区别。“江南丝竹”素以“花(花彩)、细(纤细)、轻(轻快)、小(小型)、活(灵活)”为音乐风格特点,自清末以来享誉于世,在我国民族器乐中颇有影响。“江南丝竹”乐队组织灵活,从“一竹(箫)一丝(二胡)”两人,到较大编制的乐队都可演奏。在浙北普遍演奏的传统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慢三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等“八大名曲”。杭州与苏州、上海同是“江南丝竹”的主要流传地。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浙东锣鼓”泛指浙江东部、南部的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俗名有叫“鼓吹”的),它与“丝竹乐”不同处主要是在乐队编配中使用唢呐、先锋、号筒等粗吹乐器。浙东的吹打乐历史悠久,宋代《梦梁录》,明代《陶庵梦忆》等书均有记载。“嵊州吹打”的主要传统曲目有《大辕门》、《妒花》、《绣球》、《十番》、《五场头》等,也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曲目。嵊州黄泽镇白泥墈村民间乐社老艺人魏琪园(1885——1970)根据传统乐曲素材所编创的民间器乐曲《四季组歌》,其中《夏雨》曾获1957年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特别奖,同年赴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录制唱片,并应邀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奏。“嵊州吹打”在乐队编配上的特点是使用了组合打击乐器“五小锣,四大锣”。

【奉化吹打】  “奉化吹打”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传统曲目有《将军得胜令》、《万花灯》、《划船锣鼓》(俗称“万得划”)等,也是“浙东锣鼓”的代表性曲目。它在乐队编配上的特点是在打击乐中创造性的使用了定律的“十面锣”。“十面锣”是由奉化大桥镇九韶堂民间乐社老艺人钱小毛(1916——1996)等人于上世纪50年代由传统的“五面锣”逐步革新发展而成,现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被广泛使用。

【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浙东锣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曲目有《三番锣鼓》、《八仙序》、《潮音》(纯锣鼓曲)等。乐曲《舟山锣鼓》是经舟山白泉乡“高家班”民间乐社以《三番锣鼓》改编而成,曾于1957年在莫斯科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金奖,此后被全国多个文艺团体移植演奏,是浙江歌舞团的保留曲目之一。乐队编配上的特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11面锣和5面鼓的组合打击乐器“排锣、排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造型艺术 (23项)

民间造型艺术  (23项)

【乐清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工艺的一个主要品种,以用黄杨木为原料而得名。浙江乐清是我国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故又称“乐清黄杨木雕”。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的是元代《铁拐李》,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始于清康熙年间的乐清龙档(龙舟)档头、档尾等处的人物、动物雕刻已有相当水平,特别是圆雕技艺运用十分娴熟,这为黄杨木雕在乐清的发展奠定一个极为有利的基础。清末温州著名民间雕刻大师朱子常,又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1909年他的《济癫和尚》获南洋劝业赛会优等奖,由此也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成为客商争购对象,并开始向美国等地出口。建国以后,乐清黄杨木雕得到更大发展,艺坊百花争妍,人才辈出,后继有人。近二、三十年来,又涌现出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近10人。木雕技艺也由原来以圆雕为主的形态,衍生出黄杨根雕、劈雕、拼雕等多样形式,使乐清黄杨木雕成为我国传统木雕中最具活力的品种。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出于东阳,因地得名。它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已有1300余年历史。为浙江著名的“三雕”之一,居中国四大民间木雕之首,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传统木雕品种。以浮雕技艺见长的东阳木雕,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装饰与家具装饰之中。题材采用传统的吉祥如意、戏剧人物图式为主。东阳木雕以其特有的多层次、散点透视、保留平面的艺术处理形式,而具特色。东阳素有“千工床、万工厅,十里红嫁妆”之说,描述过去当地富豪之家东阳木雕装饰的讲究程度。东阳木雕品种繁多,除建筑装饰与家具外,欣赏品有屏风、壁挂、台屏、插屏、挂屏、屏条等,还有佛像、宫灯、首饰盒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雕刻精美,古朴厚重,既是艺术欣赏品,又是实用工艺品。建国以后,东阳木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现今,东阳木雕有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高级工艺师10余人。现产品不仅大量出口,艺人还远赴欧美、大洋洲、亚洲等三十多个国家承接木雕建筑装饰工艺工程,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因取石料于浙南山区青田县所产优质叶蜡石而获其名。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丰富,纹理奇特,既是篆刻艺术的最佳印材,又是石雕艺术的理想石料。青田石雕技艺极为精湛,鱼虫花鸟、山水人物均精雕细刻,神形兼备,为国内外瞩目,是我国优秀传统石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田石雕于六朝时问世,元、明时期石雕产品由文房雅具、石章、小件玩耍等实用品,发展为以篆刻艺术为代表的欣赏性的艺术品。清代中叶起,青田石雕开始远销海外。青田石雕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如1899年巴黎赛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博览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等获银牌奖章。建国后,青田石雕进入鼎盛时期,许多佳作被视为国宝收藏,《群马》等作品赠与印尼、前苏联、美国、朝鲜等国国家元首。从业人数多达33000人,成为青田县的支柱产业。青田石雕产品不仅在国内屡次评比夺冠,还两次作为国家级名片,由国家邮电部发行纪念邮票。现宜于雕刻的优质叶蜡石历尽千余年的开采,资源濒临枯绝。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龙泉位于浙西南部,丰富的制瓷资源,使龙泉的制瓷业继越窑、婺州窑、瓯窑之后,迅速地发展起来。据文献资料及当地口头流传,龙泉青瓷分为“哥窑”(哥窑窑址至今未查证)和“弟窑”。弟窑又称为“龙泉窑”。哥窑被列入宋代名窑之一,最早有关其记载是《宣德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龙泉青瓷以釉色装饰见长,尤以粉青、梅子青等釉色著名。南宋是龙泉青瓷发展鼎盛时期,至清初走向衰落。建国以后,在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由省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濒临失传的青瓷制作工艺再次得到发展。现龙泉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名。目前,龙泉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生产厂家130多家,从业人数近3500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越窑青瓷】  窑以州名,始自唐代。“越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窑场,首先突破瓷器生产的原始阶段,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瓷器窑场,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之一。窑场创烧于汉代,制瓷历史长达千年,主要分布在唐越州的辖县会稽、余姚、萧山、上虞等地,其烧制工艺影响全省各地,从而在浙江地区形成颇具规模的越窑窑系,并且带动了南方青瓷的发展,素有“南青北白”之说。唐代越窑青瓷烧造已很成熟,釉色达到了“类冰似玉”的水准,走在古代青瓷艺术的前列。唐代陆羽《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至五代,越窑已成为向中央朝廷贡奉的宝物。越窑青瓷的造型、装饰、装烧等制作工艺,对世界陶瓷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其较高的历史性和艺术性,一直倍受世界陶瓷界所关注。现我省只有少量的陶瓷作坊在制作越窑青瓷,目前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区开始重视越窑青瓷的研究和开发。

【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是名闻中外的民间艺术珍品,因产地龙泉而得名。龙泉有剑池,相传春秋时期欧冶子铸剑于此。清末龙泉宝剑制作已很兴旺,拥有众多的剑铺,其中以“千字号”、“万字号”、“沈广隆”著名。龙泉宝剑的制作具有一套精湛的锻造宝剑的传统技艺,制剑老艺人,都有一手绝活,从原料到成品需要28道工序,剑与鞘的工艺极为考究,使龙泉宝剑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工艺性,尤以“龙凤七星剑”为代表。龙泉的铸剑工艺在我国及世界兵器刀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而成为中华剑文化的宝贵遗产。目前,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从业人员4000余人。龙泉宝剑进入市场化,企业、个体剑铺纷纷建立,花色品种增多,龙泉宝剑已有长锋剑、短锋剑、鱼肠剑、手杖剑等20多种。龙泉宝剑多次获得殊荣,并且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贵宾。除销售全国各地外,还畅销东南亚、欧洲、美洲等20多个地区和国家。

【宁波朱金木雕】  “朱金木雕”又名“漆金木雕”,约起始于汉代,是集木雕、彩漆、镶嵌和贴金等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多用于寺庙的建筑装饰与佛像制作。宁波是中国朱金木雕的主产地之一,因此宁波产的朱金木雕又称“宁波朱金木雕”。宁波朱金木雕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源于汉代雕花髹漆和金箔贴花艺术,属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宁波的阿育王寺、天童寺、秦氏支祠、庆安会馆等都大量采用这种工艺,并流传至日本、韩国一带。明清,朱金木雕工艺开始用于迎神庙会、民间婚事和日常生活的船、轿、床、柜等,制作出千工床、万工轿、万工船等精美之作。上世纪四十年代,朱金木雕渐趋衰落,民间仅有少数艺人制作。1964年,宁波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朱金木雕屏风,箱柜、花板出口。1974年宁波朱金木雕屏风《群仙祝寿》大型优秀作品问世,107个神仙罗汉千姿百态、神形兼备,朱金并置,辉煌灿烂,被日本客商重金购置,陈列于日本富士饭店大厅中。1984年以后,宁波工艺美术厂的朱金木雕逐渐停止生产。

【宁波骨木镶嵌】  “骨木镶嵌”,取材于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等。用牛骨、螺钿、黄杨木等材料镶嵌于红木、花梨木等木制的家具、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浙江的骨木镶嵌主要产于宁波,故又称“宁波骨木镶嵌”。隋唐时,骨木镶嵌在宁波开始盛行。南宋时,宁波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埠,商业和手工业随之繁荣,其中木器家具制作业迅速扩大,另外浙东沿海拥有十分丰富的鱼胶、牛骨、贝壳等原材料,促使宁波骨木镶嵌制作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风格独具的宁波骨木镶嵌工艺。明代,该工艺又成为明代家具雕饰的重要手段。清代乾隆以后,宁波骨木镶嵌成为进贡宫廷的重要贡品。清代末年其工艺逐渐衰落。建国以后,政府将艺人组织起来,恢复生产骨木镶嵌。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批量生产,技艺水平也有新的提高,发展了高平结合嵌、化学料填充嵌等新技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大型博古组合橱《西湖春泛图》在中国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最高奖项金杯奖,并被评为国家级珍品。

【都锦生织锦】  “杭州织锦”明代就闻名全国,至清代,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齐名。“都锦生织锦”,是杭州著名的织锦之一。1922年爱国工业家都锦生在杭州创立“都锦生丝织厂”。都锦生丝织厂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研制出五彩锦绣,经纬起花丝织风景画等工艺,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产品在1926年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都锦生织锦以装饰性的产品为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欣赏性织锦工艺品,品种有风景织锦(彩色、黑白)、丝织画轴、彩色锦绣、丝织人像等;另一类是实用织锦工艺品,色彩明艳,具有民族风格,品种有床罩、台毯、靠垫等。现杭州都锦生丝织厂,依然保留传统织锦的制作,产品外销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湖绸伞】  “西湖绸伞”是杭州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西湖绸伞创制于1932年,当时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的艺人受日本绢伞的启发,采用杭嘉湖特有的丝绸及富阳出产的淡竹制作,经刷花工艺把西湖风景图案装饰在伞面上,获得成功,故称西湖绸伞,当时,尤以著名艺人竹振斐的制伞工艺最为出色。西湖绸伞选材考究,绸伞加工程序多达18道,这些工序技术要求很高,装饰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刺绣工艺等手法,使其工艺精细,鲜明隽秀。西湖绸伞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生产,现杭州西湖伞厂和个体作坊有艺人传承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

【硖石灯彩】  浙江灯彩的种类繁多,尤以“硖石灯彩”最负盛名。硖石灯彩相传起源秦代,据说是秦始皇东巡江南,遗存下来的一方民俗,从此,硖石有了“灯乡”之称。到了唐宋时期,灯会更盛,已成为大规模民间民俗活动。延续至今,硖石灯彩制作依然发达,花色品种千姿百态,动物、花鸟、亭台楼阁在花灯中竞相展现。大型龙舟灯,长至几十米,而玲珑小巧的小花灯仅3-6厘米见方。硖石灯彩集彩扎、编织、裱糊、刺绣、髹漆、雕刻、剪纸、金属工艺、书画等多种手法,尤其是针刺画,精细而有特色。1913年的南洋劝业博览会灯赛会和1934年的法国巴黎灯彩赛会上均获得奖章和奖状。1955年,周恩来总理曾把一对硖石花篮灯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现硖石民间依然保留灯会的民俗形式,民间艺人还把力学、机械学、声学等现代科技运用在灯彩的制作中,使之更具观赏性。

【王星记扇】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即杭州)后,制扇工艺更为发达。明清以后,杭扇生产更为兴旺,当时的杭扇,与丝绸、茶叶齐名,被视为“杭产三绝”,现以王星记扇为杭扇代表。杭州王星记扇庄(现杭州王星记扇厂前身)创办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创始人王星斋,故扇庄又名“王星斋扇庄”。王星记扇子共有15个大类,4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色,其中以黑纸扇和檀香扇最负盛名。黑纸扇制作工序需要86道,工艺精湛,风格别具,再绘上“杭画”,画面丰满华丽,十分名贵,尤以黑纸真金微楷,为世人所称道;檀香扇则采用工艺技术难度极高的拉花、烫花、画花“三花”工艺,制作精巧雅致。王星记扇工艺精美,历史上多次作为杭州特产进贡朝廷。在国际博览会上屡获殊荣,远销世界各地,现王星记扇仍有艺人在传承发展,扇面新作辈出。王星记扇子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工艺性,成为我国出类拔萃的工艺美术精品。

【乐清细纹刻纸】  “乐清细纹刻纸”,以“刻”代“剪”,因而称之为刻纸。浙江剪纸以乐清细纹刻纸最为艺精技绝,它是随着乐清龙船灯习俗发展起来的。每年元宵,乐清一些乡镇的民间艺人,都要扎“龙船灯”,并在龙船灯四周贴满细纹刻纸,当地称为“龙船花”。由于装饰龙船灯的需要,乐清的民间剪纸渐渐形成了精工细巧,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艺人们可以在一鲁班寸范围内,刻出42条细线;四寸见方的白纸上,不用任何画稿,仅凭薄竹片压出的经纬格子,刻出几十种图案花纹来。乐清细纹刻纸一般采取中心主题景物(人或动物)与边框细纹图案相配合的形式,层层开光的构图方式来处理。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图案部分,好的细致图案细如发丝,密而不乱,纤而不繁,工而不腻。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曾组织艺人生产,少量出口,七十年代后停止生产。现以民间个体制作居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

【浦江剪纸】  “浦江剪纸”是浙江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明清时已在农村广泛流传,现在尚能见到一些清末民初的作品,更早的作品已无可考。浦江剪纸风格秀丽,装饰性强,并极具想象力;题材广泛,以花鸟动物和戏剧人物居多。花鸟动物多以祈求吉祥如意、多子多福、荣禄富贵为主题。所剪动物如猫、狮子、松鼠葡萄等,极具神态,外形十分概括,身上多用工致的细毛加强动态和韵律感的表现,逗人喜爱。浦江剪纸尤以戏曲窗花为最佳,多数作品有着规整的外框,如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海棠形、书卷形、屏风形等等,非常强调画面的完整性。其内容多是表现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婺剧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情景交融。一般以阴剪(呈阴纹)手法表现背景物象,构成线条的韵律,与前景人物形成虚实对比。现有一些剪纸实物散落在民间,传统的剪纸技法几乎濒临失传。

【萧山花边】  “萧山花边”,亦称“萧山万缕丝”。相传万缕丝起源于意大利,原名为“万里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我国。萧山花边的制作工艺起始于1919年,是沪商徐方卿辗转传入萧山坎山镇。1930年,在绍兴、萧山一带经营萧山花边的厂商达30余家,挑花女工2万余人。抗战前夕,萧山花边已初具风格,针法由初期的2种增加到10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萧山花边已形成了万缕丝、镶边和机手结合花边三类产品,捏绣、格欣绣、彩条链、绚带丽四类品种,其中尤以绚带丽花边工艺为佳,图案丰满,层次丰富,既显工又显艺,为萧山花边的重要品种。制品种类有床罩、台毯、盘垫、几垫、沙发套、披肩、衣裙等30多种。萧山花边构图严谨,工艺针法多样,编结精细,色彩素雅。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是萧山花边的艺术特色。1980年杭州机场国宾室采用萧山花边工艺制作的《西湖风景》窗帘,表现了西湖山明水秀的美丽风光。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新疆厅、宁夏厅均采用萧山花边工艺制作的大型花边窗帘。1979年产品荣获国家金质奖章。产品曾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苍南夹缬】  苍南宜山镇八岱村,盛产夹缬印染产品。用药草蓝靛在织物上印花染色,是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夹缬工艺以其工艺手法而得名,始于唐代,在民间流传近千年。因它处在苍南山区,才使这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得以保存下来,被称为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实为珍稀。唐代宫廷用丝、绢、锦为主,民间以土布为主,苍南夹缬虽不能与唐代宫廷“夹缬”工艺的精美相比,但在印染工艺上仍保留传统夹缬印染的特色,其艺术风格同样显示出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夹缬印染不但保留了唐代遗风,且它的基本工具——雕板,也是独特的民间艺术品,它既能印简单的图案,也能印复杂的《百子图》、《八仙图》、《状元图》、《龙凤图》,夹缬产品是早年浙南地区嫁女娶媳必备品。目前,在苍南宜山镇还保存着夹缬制作工艺,几个传承人都已年过半百,由于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夹缬产品淡出当今百姓生活,传统的制作工艺濒临失传。

【桐乡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历史悠久,至清代,杭嘉湖一带,凡有集镇必有染坊。“桐乡蓝印花布”在浙江负有盛名,与当地盛产棉花及棉布有关,桐乡崇福镇曾有染店一条弄,开设染店作坊10余家。石门“丰同裕染坊”是丰子恺家祖传,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蓝印花布作坊。桐乡蓝印花布采用天然蓝靛染料,颜色蓝白相间,图案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早年属于普及性、实用性的民间产品。1979年桐乡生产的蓝印花布开始出口外销,保存了省内唯一完整的传统工艺制作流程。近年来,发展印制了一些艺术性图案,如《百子图》、《清明上河图》等,加强了观赏性、收藏性。桐乡蓝印花布不但当地百姓喜爱,也深受国内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人青睐。桐乡蓝印花布因普及性广,它的制作工艺、材料及文字资料保存较为齐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项具有浓厚江南民间艺术风格的传统手工艺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向实用性、装饰性、收藏性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手工艺品。

【瓯塑】  “瓯塑”又名“漆泥塑”,是从我国传统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成。瓯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宋代温州漆艺号称“中国第一”。瓯塑堆漆工艺装饰的经函在温州慧光塔(北宋)出土,迄今已近千年。1962年瓯塑被温州市政府命名为温州优秀传统文化“四瓯”之一,瓯塑艺术由此也得以更大发展。以纯天然原料、纯手工制作的瓯塑,耐洗刷而不退色,有“东方立体油画”、“彩色浮雕”之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会场、杭州雷峰塔、城隍阁、省人民大会堂、杭州香格里拉饭店等国内文化建筑,都有其巨幅精品陈列装饰。近四十多年来,还赴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和艺术表演。中外国家领导人都曾高度赞誉瓯塑艺术,并希望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瓯塑工艺现虽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艺人20余人,但多数为老艺人。瓯塑艺术目前市场虽看好,却因学艺难、效益低,而后继乏人,使此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出现危机。

【瓯绣】  “瓯绣”是我国名绣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悠久历史。瓯绣在清末民初就有大量艺术品远销欧美等国,不少作品赴美国、日本参展,并曾经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国以后,瓯绣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还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文革后一度衰落。瓯绣技艺精湛,集绣、塑、雕、刻、嵌等工艺于一体,并吸收中国画和油画色彩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小可精致细腻,大可气势磅礴,是我省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种类之一。2001年被列为浙江省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近年来在温州市政府的重视下,瓯绣艺人进行了瓯绣传统工艺精品创作,搜集、挖掘和整理即将失传的传统针法技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向以人物见长的传统艺术瓯绣,又发展创新一种极有艺术价值的新品,即瓯绣人像绣、人像发绣艺术,丰富了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

【黄岩翻簧竹雕】  “黄岩翻簧竹雕”是我国竹刻工艺品中的主要品种,也叫“贴簧”、“竹簧”、“反簧”。黄岩翻簧,起源于清同治年间,据资料查考,由民间竹刻艺人陈尧臣所创。其工艺将毛竹去节去青,留下竹簧,经煮晒压平,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雕刻以阴线浅刻为主,也有薄浮雕。雕刻题材有人物、花鸟、山水、对联,雅俗共赏。产品以对联、翎筒、朝珠盒、雅扇等为主,是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1929年黄岩翻簧竹刻对联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银奖;1933年在南京全国工艺品展览中获特别奖。建国以后的六十年代,黄岩翻簧竹雕的生产达到鼎盛。近年来,由于黄岩翻簧工艺工序繁复,经济效益不高,故逐渐丧失生机,濒临消亡。

【东阳竹编】  东阳的竹资源十分丰富,为竹编行业的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宋代尤以东阳一带的竹编最为著名,制作龙灯、花灯、走马灯为主,素有“竹编之乡”的称号。清康熙《东阳县志》记载:“笙竹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表明东阳竹编已成为清廷贡品。清末民初,匠师马富进编制的竹编产品,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获“竹编状元”奖匾。东阳竹编实用产品有篮、盘、包、箱、瓶、罐、家具等20多种;动物竹编产品有鸡、鸭、鹅、兔、狗等,形象夸张生动。东阳竹编较精细的作品,可在一寸见方面积内,用120根细篾丝编制,因而造型生动,富于变化。东阳竹编艺人马宣华编制的大型作品“香炉阁”,运用了三十多种编织技法,并辅以竹刻、镂雕、烫金等手法,工艺精湛,曾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后又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展出。1984年东阳大型竹编精品《九龙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项金杯奖,并被定为国家级珍品。现东阳竹编产品有二十一大类,三千多个花色品种,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嵊州竹编】  浙江传统手工艺品,原名“嵊县竹编”。历史悠久,早在魏晋时期,在日用竹编竹箩、竹篮的基础上,就能编织出精工细致的竹篾团扇,后一直朝着日用兼欣赏的方向发展。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清代嵊县竹编。1954年曹水根编制的《六角花篮》,在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动物题材的竹编工艺品,是嵊州竹编的一大特色,其造型有狮、象、鸡、鱼等,形象生动,并与盒、罐等实用性巧妙地结合,提高了实用品的艺术欣赏价值。编织手法多样,有龟背、传丝、打束、缠股盒结边等200余种。用拇指粗的竹片,可剔出几十层细如发丝竹篾,一寸宽距,可织150根丝篾。现嵊州竹编产品有篮、瓶、盒、屏风、灯具和玩具等十二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德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竹编工艺品《山鹰》作为邓小平访美礼品,陈列于美国白宫。《沧海还珠》作为浙江省礼赠澳门回归的贺品。《昭陵六骏》、《岳飞》、《马车》等被称为竹编精品。

【浦江麦秆贴】  浙江传统民间工艺品,又称“麦秆画”、“麦秆剪贴画”等。源于明代中叶,当时的传统工艺从麦秆团扇蕊剪贴脱胎而来,到清代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据传是由艺人倪仁吉首创,后曾一度绝迹,至清代同治年间民间艺人金翠娥挖掘制作,得以流传。每逢春麦收获季节,民间艺人选麦秆中光洁者,经漂白、染色压成麦秆薄片,剪贴于白绢或纸板上,用麦秸逐层粘贴(堆)成画面。一般运用国画形式构图。嵌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也有用麦秆贴作为嫁妆饰物及扇芯等。建国后,麦秆贴画的技艺有很大发展,从单一的平面剪贴发展到立体剪贴造型,如立体堆贴成金鱼、鸳鸯、锦鸡、熊猫等。并有以麦秆工艺制成花瓶的插花及书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1: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 (5项)

其他  (5项)

【南宗祭孔】  衢州南宗孔氏家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靖康之乱”,孔府后裔随宋室南迁,定居衢州而建庙。祭孔仪礼是孔府后裔祭祀祖先孔子、历代帝王行尊圣之礼的传统祭祀典礼,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南宋以降,南宗祭孔仪式经久不衰,历代均有重大活动,历来认为是与北宗曲阜祭孔相提并论的重大仪礼。有关南宗祭孔的仪式格局、祭器、程序是儒家文化的重大组成部分。最盛时每年有大小祭祀仪式50多次,要求之高,形式之全,规格之严,均为文庙系统之典范,并对南方民间的此类民俗产生重要影响。

【景宁畲族祭祀仪式】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畲族民众创造并继承着一系列传统祭祀仪式,诸如“祭祖图”、“做功德”、“传师学师”等民俗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又成为极具个性的民族艺术。祭祖图通常在宗祠举行,届时悬挂“祖图”供瞻仰,人们演唱祭祀歌,纪念畲民族始祖“龙麒”,并以此教育后代。做功德是畲族成年人死后,家属为“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传统祭祀仪式。传师学师又称“做阳”、“做聚头”、“寿禄”等,由法师主持仪式,通常要持续三昼夜,表达了畲族崇敬祖先的感情和紧密团结、祈福消灾的愿望,是畲族民众人生仪礼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磐安炼火】  炼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在磐安县双峰、仁川、深泽乡一带和附近的一些地区。传统社会里,地方上遇到灾祸、瘟疫,或是村民生病,往往要请人主持法事仪式,又称“踩火”。参加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活动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夜间在广场上举行。届时需要大量的木炭、干柴,在广场上分别堆成若干堆,燃成熊熊大火。炼火者赤膊、光脚,高歌狂舞,大声呐减,冲进通红的火炭堆上奔跑,动作粗犷有力。踩火与原始社会狩猎到野兽时围着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颇相似,山区以篝火驱野兽也由来已久。在后世流变过程中又带上巫术色彩,以为可以用来驱赶妖魔鬼怪,祛瘟去邪,避祸消灾,成为法事仪式而相沿成习。近年来,当地民众尝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钻火箍、在火堆中滚叉、武术等表演与阵图,使整个活动更具地方特色和古老的艺术氛围。

【德清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是一种以歌舞表演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俗事象,主要流传在德清一带。清代、民国年间,当地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到自己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这种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据说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保存了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后世流变而成为歌舞。通常由一女子化装边唱边舞,边上有人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并表演着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

【海盐骚子】  “海盐骚子”是一种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间文艺样式,又称“烧纸”、“赞神歌”、“奉文书”。明清、民国时期盛传在海盐各地。与海盐毗邻的许多地区也有类似的民俗流播。它的主要特征是: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歌手(巫师)应邀为民众主持某种祭祀仪式,祈福求佑,驱鬼逐疫。祭祀的格局为“请神——酬神——送神”。在酬神部分,除了精心安排的香烛、供品以外,还特别重视由歌手在神前作各种精彩的民间文艺表演。表演样式多种多样,有歌、舞、说唱、戏、杂技、民间工艺等,而又以歌唱吟诵为主。歌手被称为骚子先生、神歌先生,有师徒传承关系。歌手用手抄本传承技艺,在仪式上演唱时则不用抄本。演唱时一般无伴奏,采用人声帮唱;也有的地方采用丝竹伴奏。所唱的曲调,旋律比较独特,以下行倾向为主。迄今已搜集到落汤调、浪柳圆等二十多种。人声帮唱的衬词特别长,自成体系,与明代南戏的演唱方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5 22:40 , Processed in 0.01423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