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收起左侧

隋文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4 2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北方重启汉化,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中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基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编辑本段]【文帝简介】
  隋文帝(西元541六月癸丑阳历7月21日-604年)杨坚,汉族,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伟大的政治家,民族英雄。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开皇九年(西元589年)灭南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隋文帝杨坚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被外国人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所仿照原形)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厥、契丹,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连后世盛唐也没有完全恢复隋朝的国土面积。然而,御下过严,令不少功臣未获善终;文帝在位24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编辑本段]【文帝家世】
  西魏王朝期间,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唐朝史书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其中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
  此集团有两大特征:
  1.“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杨坚先辈武川镇司马杨元寿因辅助鲜卑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杨坚还是大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
  皇后
  独孤伽罗 文献皇后
  妃嫔
  宣华夫人 南朝陈宣帝女宁远公主
  容华夫人 蔡氏
  尉迟氏 尉迟迥孙女
  子
  废太子杨勇 妃元氏
  隋炀帝杨广 皇后萧氏
  秦王杨俊 妃崔氏
  蜀王杨秀 妃长孙氏、彭氏(追赠)
  汉王杨谅 妃豆卢(慕容)氏
  女
  乐平公主 杨丽华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
  襄国公主 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李长雅尚
  广平公主 熊州刺史、安德县公宇文静礼尚
  兰陵公主 仪同王奉孝尚,后嫁兵部尚书柳述
  姊
  安成长公主(万安公主),尚隋洛州总管、陈国公窦荣定
  孙
  元德太子杨昭 妃崔氏、韦氏
  齐王杨暕 妃韦氏
  赵王杨杲
  南阳公主 宇文士及尚
  杨妃 唐太宗李世民纳
  杨勇十男: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云昭训生
  安平王嶷、襄城王恪高良娣生
  高阳王该、建安王韶王良媛生
  颍川王煚成姬生
  孝实、孝范后宫生
  秦孝王杨浩 、荥阳太守杨湛、永丰公主
  杨颢
  宇文娥英 乐平公主女 适将作监李敏
[编辑本段]【登基建隋】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战功赫赫,官至柱国,封随国公。杨坚十四岁就开始了仕途生涯,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后来娶大将军独孤信之女为妻,使他又多了一个雄厚的政治后盾。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由此可见,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还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建德中,率水军三万,破齐师于河桥。明年,从帝平齐,进位柱国。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高湝于冀州,除定州总管。先是,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齐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帝不许,曰:“当有圣人来启之。”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寻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经过二十多年经营,公元580年,杨坚已爬升到骠骑大将军、大兴郡公的位置,其女也成为北周宣帝皇后。
  北周宣帝病死后,年幼的静帝继位,杨坚勾结近臣作伪诏,以「入宫辅政」为由,取得了辅政大臣之职,总揽朝政,总揽军政大权,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这时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已成“骑虎难下”之势。他安插亲信,部署力量,积极做准备。在果断地铲除了北周宗室中最有实力的“五王”之后,又镇压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的兵变。
  581年,杨坚迫使北周静帝禅位,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赐姓普六茹,进称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他又感到随字有走字旁,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杨坚登基当天,长安城出现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庆云。
[编辑本段]【统一全国】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准备攻打陈朝,统一全国,隋文帝召集大臣们商量灭陈的大计。仆射高熲说:“要灭陈,必须先破坏陈的粮食储备。江南的房屋、粮仓多半是竹子、稻草盖成的,只要放一把火,就能化成灰烬。他们割稻子的时候,我们派兵去骚扰。等他们把割稻子的士兵集中起来,我们就收兵。这样几次,他们看我们并不真打,一定放松防备。到那时,我们乘机突破长江天险。”于是隋文帝一面派兵骚扰江南,一面派大臣杨素赶造战船,准备渡江。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决定渡江灭陈。这时候,陈朝的陈后主仍在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发兵之前,隋文帝下诏书揭露陈后主的罪恶,把诏书抄写了三十万份,偷偷派人到江南各地散发。随后,就派他的晋王杨广为兵马大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发了。从东海到永安郡,隋军分成八路,同时渡江。
  告急文书雪片般地飞到建康,陈后主慌忙把大臣们找来商量对策。都官尚书孔范故作镇静,说:“长江古称天堑,隋军难道能长翅膀飞过来不成?这不过是守边的将领谎报敌情,想要骗取奖赏罢了。杀他几个,就没人敢说谎了!”陈后主说:“此话有理!建康自古是帝王之都,从前,北齐三次攻打,都失败了;北周两次入侵,也都碰了壁。今天杨坚还能成多大气候!”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初一的清晨,大雾满天,江面上雾气茫茫,什么也看不见。陈朝君臣还在酣睡,两支隋军分别由大将贺若弼、韩擒虎率领,悄悄渡过了长江,然后汇合在一起,包围了建康城。
  当时,建康城里有十几万陈朝的军队,地势又十分险要,如果组织得当,积极防守,是难以攻破的。但是,陈后主看到兵临城下,急得日夜哭泣,拿不出一点办法。大将萧摩诃建议趁隋军还没站稳脚跟,立即出兵攻打隋军。孔范也对陈后主说:“臣以为应该出兵决战,如果战死了,还会青史留名!”陈后主听了他们的话,立即命令萧摩诃、任忠带兵出城决战。陈军士兵长久没有训练,将军们又过惯了享乐生活,双方刚一交手,陈军掉头就跑。任忠投降了隋军,他带着韩擒虎冲进建康城的正门朱雀门。守卫城门的陈军持枪抵抗,任忠大声喊道:“连老夫都投降了,你们还打什么!”守战士兵听了一哄而散。贺若弼活捉了萧摩诃,从北门冲进了建康城。
  正月二十二日,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城,陈朝从此灭亡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也结束了。隋朝从出兵攻陈,到最后灭陈,前后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隋朝疆域
  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将兵攻。隋文帝采用长孙晟的“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主要运用和亲拉拢分化突厥,使突厥耗于内战,从而各个击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突厥内讧,突利可汗奔隋,以突利为启民可汗,筑大利城居之。公元602年(仁寿二年)隋军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杨坚开创的“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大隋王朝,致使“金陵失险” 、“单于款塞”。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吐谷浑、契丹、高丽,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
[编辑本段]【开皇之治】
  “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持久的”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唐天宝十四年已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
  在隋朝雄厚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前提下,隋文帝下令修建大兴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这条运河在他的儿子杨广统治期间竣工,为中国南北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杨坚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犟锐,威动殊俗 无比辉煌的皇朝,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很多。如长安城、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大运河、科举制度、义仓的创立。
[编辑本段]【内部改革】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1-11 00:06 , Processed in 0.0081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