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4
收起左侧

瘦 身 水 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16: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瘦 身 水 果

樱桃/葡萄
挑选的方法:樱桃和葡萄的梗要看来稍绿,代表新鲜;颜色要看来较深,才会比较甜。
女生应该要多吃点樱桃跟葡萄,都可以补血,对身体好。
葡萄洗干净之后,我会连皮吃。而吃樱桃我都是一盒一盒地吃,一次就算吃了20颗,热量也不过才100大
卡,不过如果季节不对,樱桃可是很贵的。

木瓜/酪梨/香蕉

挑选的方法:

木瓜→不需全黄,要黄中带绿,皮光滑,不可过熟。

酪梨→茄子色,摸起来有一点点软软的。

香蕉→当香蕉表皮刚开始出现一些黑色小斑点,是香味最重的时候。

如果要顾胃肠,我建议多吃木瓜、酪梨跟香蕉,这三种水果都可以顾肠胃,帮助排便,同时又有营养。

木瓜的好处是可以健胃,又可以丰胸,而且是四季都有的水果,多吃木瓜可以避免便秘。

酪梨则是季节性的水果,夏天才可以买到,产季一般是六月到九月。酪梨的热量很高,也可以补充身体很多养分,选择时青绿色的酪梨代表还是生的,应该要买呈现茄子颜色、摸起来软软的酪梨,才好吃。我建议把酪梨做成酪梨牛奶,我喜欢用一颗酪梨打出四杯酪梨牛奶,香香甜甜而且浓稠顺口,很适合当作早餐。而且浓度可以自己调整,想稀一点就加多点牛奶,想稠一点就加多点酪梨。如果夏天再加点碎冰,想顾喉咙就加点蜂蜜。

香蕉虽然热量高,但是其中含有寡糖,对瘦身很有帮助,也许因为如此,很少见到肥胖的猴子吧!

这三种顾肠胃的水果,其实热量都很高,但如果有人因为担心热量高,而完全不吃,其实是很可惜的,因为这三种水果的养分对人体都很好,我建议不要因为热量高就不吃,而是要选对时间吃。

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

  豆腐好吃,营养价值也高,但多吃也有弊,不宜过量食用。豆腐及豆类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豆腐蛋白质是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体的需要,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好,过量也会危害健康,一般会引起以下几种不良反应: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促使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导致碘缺乏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促使痛风发作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由此可见,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发表于 2006-7-28 01: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好介绍 !!还有没有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吃葡萄...樱桃么,好象吃多了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8 19: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樱桃真的是很上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9 16: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水果可以吃胖呀??葡萄吃多了很瘦吗?/ 我想变胖拉1!而我又特别喜欢吃水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22 09:48 , Processed in 0.00866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