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3
收起左侧

吃动物,动物越小越有营养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7 22: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完植物,再来谈谈动物问题。“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而吃两条腿的不如吃多条腿的。”这个概念在欧洲不一样。你参加宴会,假如有牛肉,又有猪肉,应该吃猪肉,牛肉的问题太多。第一有疯牛病,第二有口蹄疫,第三有不良胆固醇。如果有猪肉又有羊肉,吃羊肉;有羊肉又有鸡肉,吃鸡肉;有鸡又有鱼,吃鱼;有鱼又有虾,那就吃虾呀。这不是客气,动物越小蛋白越好,朴素的大众营养学就看动物的大小。国际会议上说,跳蚤的蛋白最好。跳蚤,别看它那么小,它可以跳1米多高,你信不信?如果把它放大到人那么大,它还不跳到月球上去?所以,有几个美国医生在琢磨怎么吃跳蚤呢。

现在 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大家多吃鸡和鱼。那为什么不提虾呢?不是不提,而是虾太贵了,不容易普及。如果有虾,还是吃虾好。我现在掌握这样一个原则:要是有个原则:要是有虾,我就吃两口虾,这两口比你一肚子牛肉的蛋白都要多。鱼容易普及,鱼肉蛋白1个小时就能吸收,吸收率为100%,而牛肉蛋白3个小时才吸收。

鱼,对老年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特别合适。当然,虾比鱼还好。日本人寿命长,日本的长寿地区在海边,是吃鱼的地方。特别要吃小鱼、小虾,特别要吃全鱼(连头带尾),因为活性物质在小鱼和小虾的头部和腹部。你会不会买鱼买虾?要买就买小鱼小虾,而且吃全鱼全虾。这里头有学问。

  还有一个吃的原则:吃东西要掌握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吃七成饱,一辈子不得胃病,吃八成饱最多了,若吃十成饱,那两成是多余的,是废物,没有用。所以,建议大家进食做到0.618黄金分割:副食6主食4;粗粮6细粮4。

  现在,人类吃动物吃得太多,而且粗细粮不平衡。我的一个病人,一口气吃6个大包子,20岁得了胃扩张,诊断结果,要么是等死,要么是胃切除。结果切除了大半个胃,天天往我这里跑。吃东西一定要适度,老年人特别要做到只吃七成饱。

  物质平衡有个规律,我简单介绍一下。初生到5个月婴儿吃母乳最好,超过5个月母乳也不行了,需要42种以上的食品。人到老年,就需要得更多了。怎么办?幸亏法国有一个叫克莱门特的博士,他到非洲考察,发现乍得湖地区的土著人都健康长寿。当地人吃从湖里捞的一种东西。他们拿那东西包包子吃,然后喝用那东西做的汤。克莱门特把那东西拿回巴黎,一检验,原来是一种微藻,而且是螺旋状的,就起名叫它螺旋藻。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螺旋藻90年代在国内热过一阵就完了。而在国外30多年,一年比一年热,持续不衰。1984年,戚长敬教授上书中央,建议重视螺旋藻的研究。当时,宋平同志亲笔批示。国家“七五”、“八五”做了10年研究,结果有些人看这个能赚钱,一哄而上。当时国内生产螺旋藻的厂家论百计,可国际上生产保健品质量螺旋藻的不过几家。人家比我们傻?国家质检部门委托螺旋藻质量、功能权威,北大生命科学院的刘兆乾教授牵头做过一次抽检。从市场上买样品回来检测,结果绝大部分不合格。螺旋藻55%以上应是蛋白质,而有的样品甚至连蛋白质都提不出来,天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人买了劣质、假的螺旋藻,吃出病来了,怪螺旋藻不好,把很有价值的东西给毁了。

  所以,选什么样的螺旋藻吃,比吃不吃的问题要大得多。不然,非但不保健、白花钱,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

  螺旋藻的选择,第一是选藻种。泰国香米为什么跟其他的米不一样?种好。螺旋藻也一样,好的藻种营养物质多,差的就不行。第二,选培养环境。螺旋藻的吸附能力非常强。有的厂家用河水、湖水养,现在有几条河是干净的?那重金属、化学毒素全吸到螺旋藻里去了,人吃了哪还能保健?这样的事中央电视台报道过,国内大报也曝光过,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买,图便宜。这样的人,就可能死于无知。
发表于 2010-4-17 2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LZ,你吃过蛆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00: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range549


    没有呢。。。。很好吃吗。。蚕蛹是听说考起来很好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9 11: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多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1-24 05:41 , Processed in 0.00862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