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Negro
收起左侧

“霓裳羽衣”重现人间:汉服复兴(视频图片已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0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生活装之一种

生活装.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0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手机、书籍+ 汉服

汉服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兄台身着汉服 好又多 购物


穿汉服去购物.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开始走进校园

汉服走进课堂.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团结的一部分!


一些兄弟民族群众似乎 对 汉服 有着 天然的亲近感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汉服深受兄弟姐妹民族们的欢迎.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9-8-3 01:38 编辑

难道老外也穿起了。。。。
老外也穿起了汉服.jpg

近看,的确是汉服!
老外也穿起了汉服2.jpg

还玩上瘾了!
老外也穿起了汉服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阁下,你好好想一想,怎么回事?

若有所思.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民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他有自己美丽的衣裳,名叫汉服”
——挺有意思的演讲开头。

汉服演讲.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用在汉服身上,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汉家儿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回汉唐》 歌词——


《重回汉唐》

词:赵丰年 孙异 玉镯儿

曲:孙异

演唱:孙异

编曲:张亮

录音:李在成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  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  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  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下载地址:http://bbs.sun-yi.com/sy/hanfu.mp3

伴奏下载地址:http://bbs.sun-yi.com/sy/bz/hanfubz.mp3

歌谱下载地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164856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4: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9-8-5 21:25 编辑

《重回汉唐》视频
歌词: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  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  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  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http://www.youtube.com/v/HYTnDDmqnM4&hl=zh_CN&fs=1&border=1"></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





我们现在存在着两个很对立的思想:

一个是为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而充满自豪,所以我们常常自称为“文明古国”、 “历史悠久的民族”,我们挂在嘴边上的话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按说,这样应该具有民族自信和自尊才对,但是,事实却不尽然;

另一个是把悠久的历史评定为保守落后的历史,甚至因此而把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当做沉重的包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gro 于 2009-8-3 14:40 编辑

我们是否还有对历史、对祖先、对文化的尊重?是否还有对华夏文化的自尊自信呢?

实际答案是否定的。
华夏未央.jpg


首先,是因为我们近百年来所树立起来的评判标准完全是西方式的。

自从我们全盘接受了达尔文学说之后,华夏文化中的“天地生人”被取代了;自从我们引进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之类的名词之后,华夏历史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这个名词不见了;

自从我们“不读古书”之后,华夏历史中重视道义、仁政的主张不见了,华夏历史便成了“吃人”的历史,成了“经济史”、“技术史”、“疆域史”、“制度史”,惟独不见了人文精神;

自从我们采用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时代划分方式之后,中华民族后裔对华夏历史的敬意几乎消逝殆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5: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足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水流觞(传统游戏).jpg

其次,因为我们总是拿华夏历史上的过去与西方历史上的现在相比较,常常是拿西方最兴盛的时代或最美好的事物去与华夏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或一般的、最坏的事物去加以比较,

同时又把西方的今天当作我们明天的理想,这样的结果,还怎么可能对华夏历史、华夏文化有自尊自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念.jpg

数千年来,汉服有继承,有变化,多彩纷呈
变中也有不变,就是以交领、右衽、系带——这些基本元素不变,一直到满清入关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念.jpg

数千年来,汉服有继承,有变化,多彩纷呈
变中也有不变,就是以交领、右衽、系带——这些基本元素不变,一直到满清入关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仿明代婚礼
明式婚礼服.jpg

第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可以丰富多采,但在庄严郑重的礼仪上,在需要区别华夏与外邦服饰的时候,都毫不例外地选择交领、右衽、宽袖、系带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陇西行.jpg

即使在某个朝代,汉服曾受冲击,相对背离了汉服的基本特征,但到了下一个朝代就会出现对汉服的回归。
比如,晚唐五代之后的宋朝,蒙元之后的大明,都曾经矫正了前朝某些不合汉服传统之处。
汉服的生命力已经为历史证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家儿女2.jpg

汉家儿女济济一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右衽,就是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

汉服 古筝.jpg
(汉服跟古筝似乎是天然的搭档)

汉服必须是右衽的。左衽或右衽本来与是否“文明”无关,它只是一种服装的样式,但是,当我们说有道德礼义才叫做“华夏”的时候,左衽或者右衽就与“文明”与否联系了起来。

《论语·宪问》中记载,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大概我们都要披散着头发而穿上左衽的衣服了。所以,华夏服饰绝对不能做成左衽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5-11-23 16:40 , Processed in 0.01484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