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37|回复: 342
收起左侧

我在Monty的日子(系列,已连载完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1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10-15 14:56 编辑

因为左手腱鞘炎的缘故,《斗牛PK毛驴》一直没能续下去,其实我自己也很着急,但是自己一向是个很遵从医嘱的家伙,只得暂时让左手充分休息。《斗牛PK毛驴》被大伙儿弄上了推荐主题,我有些受宠若惊,谢谢大家的厚爱。为表示歉意,我目前只能做做“复制再粘贴”的工作,贴上一篇旧文——

      Monty公司在攀爬自行车界算是鼻祖了——1980年,Pere Pi 将普通自行车加以改装,借助当时所在的Montesa摩托车公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批攀爬车T10、T5,T15和T12稍后面世;1983年,他主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攀爬车公司;1988年带有专用液压制动系统的T219车问世;1992年首创的铝材车身系统加曲柄飞轮组合B221车(车体自重被控制在10公斤以下,大大降低了传统攀爬车的重量,从而提升了车的爬高跳跃性能;飞轮护件使用特殊的“鹰爪”形设计;曲柄采用冷铸工艺处理;液压刹车提高了车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独特的曲柄飞轮组合能在车身感应到震动等外力的瞬间将其释放;后轮附着面较前轮宽出很多,多为20’’x2.4、19’’x2.4或19’’x2.7,胎纹纹理很深,加强了轮胎对外物尤其是光滑物体的附着力——这些都把攀爬车工艺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并在当年被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工业和旅游部授予“工业设计创新奖”)至今仍被攀爬车人津津乐道。

      Monty公司从80年代末期起至今,一直将各式自行车的生产制造任务百分之百交由中国(含台湾)厂商完成。顺便说一下,中国(含台湾)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产业体系的机械化程度趋高、产业工人操作熟练、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高、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周期短、零部件供应链完整有序和运输成本低廉,这都是国内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据统计,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加工制造的自行车产量占了全世界总和的七成以上,其自行车零配件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高。

      我刚进公司时,Ot Pi这位昔日攀爬车史上的传奇车手、今天的公司总经理笑容可掬地拍拍我的肩膀:“你是我们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人,好好干。” 当时我还真热血沸腾,有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决心,打算好好干,不让西班牙人小瞧了咱们。  

      西班牙夏季炎热,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于10摄氏度,南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平均在300天以上,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全年日照也有120多天,可以说气候宜人。或许正是如此,地中海人养成了慵懒拖沓的性格,习惯了凡事拖拉慢慢来的节奏,很多当地人工作的口头禅(甚至可以说信条)就是“一点一点儿来”,过分注重休闲及生活质量,相比之下,眼里没活,工作效率也实在不怎么样,而且大家也不会因此心生龃龉,依旧相安无事,互相包容。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在日渐适应时差的同时也逐渐理解了这里的慢节奏工作方式。
   
      可以这么说,中国人从来不缺才智,更不缺勤奋,很多时候,缺少的只是一个适宜的平台和适当的机会——很多出国闯江湖的中国人敢在语言不通、人地不熟的欧洲只身打拼,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积聚了当地人需要用一辈子、两辈子甚至三辈子才能积累的大量财富,购地置产,把一向有着极强优越感的自诩“哥伦布传人”的西班牙人看得目瞪口呆。这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西班牙人中褒扬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恨者有之,诋毁中伤的也大有人在。Es un trabajo chino,西班牙语直译为“中国人的活”,口语中多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暗含贬义,常有蔑视的意味。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5银子 +2500 威望 +4 魅力 +1 视频 +15 收起 理由
sand624 + 500 支持原创
DONLIN + 500 + 1 + 5 好的没话说~
menbox2005 + 500 + 1 + 5 好文章!特此授予社区奖励
PRIMAJAJA + 500 + 1 + 1 + 5 欢迎多多发表类似题材!
异国跑堂 + 500 + 1 问好哈勃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3 1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异国跑堂 于 2011-10-20 13:13 编辑

哈勃老兄的人生经历绝对是一本厚重奈看且极具传奇色彩的书。
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7-6 09:45 编辑

按照惯例,我得去德国参加一年一度的EUROBIKE车展——按江湖上的说法,我这也叫“新鲜人”拜访各路神仙,混个脸熟,同时也是了解产品最好的切入口。8月底,我随公司同事去了远在德国的Friedrichschafen(1)小镇。小镇偏安康士坦斯深水湖畔(2)一隅,从地图上看,宛如美人蛾眉上一颗小痣,小巧俏皮,又不失端庄。我在德国的几天,天公却不怎么作美,霪雨连绵,湖水也涨得紧,偌大一个世界死死地缠抱着雨帘,仿佛这立锥之地顷刻间可能湮没沉降。我的心情也全然没有了在风和日丽的巴塞罗那般的舒畅痛快,雨每多下一日,我的心也多揪起十分。还好,公司在德国的经销商Felix先生倾尽地主之谊,细致周到地把我们安抚得妥贴愉快。

      公司在展会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我们马不停蹄地拜访国内包括台湾的整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并顺便走访来自欧美各地的同行,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取设计灵感以及其它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用公司老总的话说就是“Innovando cada día”(3)。我们的效率还行,一个上午就“踩”完了一个展厅,如果按照这样的进度,无需4天,我们就可以顺利完成预定计划。午休时,Ot Pi还兴致勃勃地来到攀爬车表演现场,来了一段攀爬车跳杆爬高的即兴表演,把隔壁泥地跳跃车(Dirt Jump bike)表演赛的观众都给吸引了过来,观众们阵阵喝彩。

      很快,我就陆陆续续遇到了一样的麻烦:公司其他同事可以自由出入各个展位,而我却毫无缘由地被挡在门外。客气的,只是和颜悦色地把我劝出他们的“势力范围”;比较横的,干脆伸手将我拦住;大部分人还是十分警惕地在我身边寸步不离,我插在裤袋里的手稍有动作,他们便神经质地如临大敌,我猜测:他们是不是怕我口袋里藏着微型相机或是录影机之类的物事。以前只是听过“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可是这回我尽管不是什么西装革履,但是和其他同事一样穿的是清一色的公司制服,为什么他们能进我却不能,总不至于是“XX人谢绝入内”吧?

      公司“少帅”的话证实了我的推测:因为我是中国人。别人防着中国人,理由很简单——中国人喜欢模仿甚至原封不动地抄袭别人的创作。可老外自己不也抄得厉害?凭什么他们要把个别人的行为当成是族群行为呢?他们不是怕被中国人发现自己也在模仿抄袭吧?

      事实上,自行车业界里,模仿他人设计的何止是一些国内企业,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许多零部件生产商、整车制造商的通行做法,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是业界不公开的秘密,套用国内的流行语说就是“潜规则”。这种现象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肤色——越是知名的大企业,越容易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拿来主义”之实,而且从来不会觉得理亏。很多时候,说得好听些,是从他人获得创作或设计的灵感;说得赤裸裸的,那就是模仿、照搬,为“避嫌”,他们顶多在某些易招来非议的敏感部位勉强做个委曲求全的变动,或是刻意在某些细节处做些小的修改以示“清白”。

      自己的创作只要出了工作室的门,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被人传抄,整个行业都是这么做,又不是某地区某家工厂的“专利”,你干嘛非盯着张三,不抓李四,不打朱五?可是,俗话说,不打好的,不打孬的,专打不长眼的。我承认,有些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过了火,你就抄袭个五通主轴、飞轮,那也罢,彼此都心照不宣,但你要不经消化地完全照抄,甚至连别人特地申请的专利(连管径的厚度也分毫不差)也不放过的话,再想刻意低调、不吸引别人的视线都很难了。很多国际展会上,国外大公司会派出专人,到各个展位上巡视,而中国企业的摊子往往是他们的重点关照对象。一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国内企业就很容易遭到警察的查封审问,再加上在很多老外眼里,中国人此类“不良记录”相对较突出,警察又是当地人,心理上自然是偏袒对方多一些,要是国内企业人员的外语不足以应对这些麻烦的话,那么后果不难想象。这些年本来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外贸顺差就大得惊人,老外早就恨得牙痒痒,要从此处着手伺机同中国挑起贸易争端或摩擦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展会上,中国企业被投诉被举报被查封的比例把其它国家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Monty在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更是攀爬自行车运动的发明者,直到90年代中期,公司无论是设计、构思、产能,还是纯运动项目的推广、游戏规则的制定上始终独占攀爬车的鳌头,后来这种“独大”的格局迅速就被西班牙其它自行车厂家、法国人、中国人所打破,“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创造性的攀爬车设计理念为这项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涌现了一大批诸如ECHO、KOXX等知名攀爬车品牌(4)。不可否认,出于经营战略多元化、产品类型多样化的考虑,Monty在攀爬车上倾注的心血如今远远没有在其它项目上的多,与此同时,国内的生产企业已经毕其功于一役,通过对我司一系列的学习改进,并潜心研究攀爬车比赛规则,又借赛事对产品进行检验,及时回收车手的反馈,将攀爬车当成主打产品去用心设计、制造和经营。我发现,他们的管料、前叉、刹车制动系统、减震装置等方面颇有些火候,性价比也把握得比较到位,术业有专攻,通过“利其器”而达到了“善其事”的目的,后来居上,令当年的老师黯然失色。在这种情况下,老外也很难再虚张声势地不分青红皂白叱责中国人剽窃,虽然嘴上不肯承认,心里却多半会认可你的艺术加工和技术创新。

      谁都清楚,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走捷径的念头,这是任何成文的规范条令都不可能完全抑止的,全世界的人都一样。我们在生产设计上不是不能打擦边球,但是自己得有点创新,我相信:凭借国人的智慧,要在产品上搞些独具匠心的“噱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另外,我们还得讲究一个度。某些同胞的小聪明就是以超越了我们心中的那个底线基准,超越我们所有人心中的那个尺度为代价,结果玩火,被外人抓个正着,四面楚歌,戕害了自己那是活该,但是要连累所有同胞和你一起受罪,那就是你不厚道了。

      在Friedrichschafen的最后一天,和之前一样,我被拒之门外是十有八九。有人阻拦时,我会赶紧掏出名片,因为名片上面印有西班牙字样以及西班牙国旗图案。也许,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还是须要这样做,以撇清某些不必要的猜疑,让某些死脑筋的老外执拗的想法及时刹车,省去不少尴尬,同时也方便自己行使好工作职责。
   
1、Friedrichschafen:湖滨小镇,是飞艇发明者齐柏林(Zeppelin)的故乡。现在是德国汽车业、航空器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另外,它也承办了部分大型商业展会,其中就包括享誉全球的Eurobike。

2、这座湖的英文名叫Constance,平均深度90米,最深处可达252米,约539平方公里,是中欧地区面积较大的湖泊之一。它北接德国、西南连瑞士,东南通列支敦士登公国,东交奥地利。  

3、Monty公司的座右铭:意指与时俱进,天天创新。   

4、攀爬车知名品牌有Monty、Megamo、Koxx、Echo(也叫ZOO!,国内品牌,质量和设计属于上乘)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崇拜哈勃楼主了,简直就是我们的偶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3: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真的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回复这篇文字,我特地从水底浮出登录了,建议加精大家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异国跑堂

有故事的人其实很多,只是他们很少像我这样有闲暇空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是还要加上,干万种工作呢?

harbour兄的这一经历虽不算传奇,也是非常独特了,或者因为07年的底稿,更注重写实,没做过多加工写出传奇的效果,呵呵。

关于对中国人“另眼看待”一事,我有一个理解,就是中国人太聪明了,致使主办方认为,外国人趴在那里看一天不足惧,中国人看上几眼都很危险,

还有harbour兄在文中说“Es un trabajo chino,西班牙语直译为“中国人的活”,口语中多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暗含贬义,常有蔑视的意味。”我稍有异议,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我的理解是两种,一种是“非常复杂难以短时间轻松搞定却又比较初级的工作”,确实有点贬义,但他们也同时承认中国人很有耐心,愿意放低姿态去做低级繁琐的工作。
另一种,像你的理解“口语中多指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我却觉得这个理解更是一种褒义,带有一种东方神秘色彩下的无所不能,如果中国人都不能达到的事情,对于他们更是无能为力了。

期待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留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arbourhu

      从Friedrichschafen车展回来,我开始了新人生涯。刚进公司的头半年,我做事勤快利落,积极性也比较高,坦率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没有私心的。前任需要用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我往往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表现不错,再后来Ot Pi就让我在工作量宽松时也帮助其他同事干点事儿。西班牙同事似乎也乐得坐享其成,从来不会因此羞赧,而且久而久之,老拿鸡毛当令箭,拿根麦芒当棒槌,把许多“囤积”多时自己又懒得干的事情索性一古脑儿扔给了我。

    除了公司技术部的工作以外,因为个人的语言优势,我还要负责与中国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并要与公司在几个国家(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意大利)的代理商保持及时联络,有的时候也会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跟着其它国家地区的经销商。说穿了,我的工作其实就是个松紧带——工作范围弹性太大,尤其公司订单多或到销售旺季时,我的任务就明显加码,因为和客户所在地有时差的关系,加班加点也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到了淡季,我才有喘气得闲的工夫。忙起本职工作的时候,我根本无法顾及到西班牙同事抛给我的那些积压许久未处理的事。

    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我帮助同事纯属半胁迫下的自愿行为,我可以选择帮他们,事实上也完全有理由拒绝他们。可是,我素来没有向别人说不的习惯,而且我乐于帮忙早已是床底下放屁——名声在外,时间长了,同事面前我嘴上不说,可是心底免不了有些不痛快。  

    去年9月15日,我突然被授命尽快处理出口部经理误售给以色列代理商与当地人使用习惯截然相反的Shimano刹车的召回及更换事宜。殊不知,当时临近犹太人传统的新年(9月18-19日),这一点公司人员中除我之外再无人知晓。满打满算,只剩当天一天的回旋时间了,再接下来就是将近两周的犹太传统节日,我这个“救火队员”一早尽忙着和Shimano驻西班牙公司、公司下属相关供应商协调这件事。

    年轻的电动车部经理却给我忙中“添乱”,给了二十多张自行车车把竖管组纸板模型要我在当天尽快剪好五个。当时我正为出口部经理制造麻烦后还不懂装懂瞎指挥的事窝火——出口部经理要求我先召回再更换,可是人家以色列总代理早已把车子销售给了下面的地区经销商,人家经销商正拿车子做橱窗展示,样车硬生生地卸下一对刹车,就像是服装模特活生生被切去了双臂总是少了些味道;出口部经理本身有错在先,现在又生怕刹车不能及时回收入库而错上加错承担责任,所以又死活要以色列总代理先回收再拨给新刹,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我既要劝说固执的出口部经理回心转意,另一方面还要听以色列人骂娘,情绪上受了些影响,所以对电动车部经理不知趣的“捣乱”也有些失态,直截了当拒绝了他的要求。很快,我被我的直接主管、技术部经理电话召去谈话,要求我尽量配合电动车部经理的要求。我直入主题,说明我目前的工作任务,并顺便给他扫扫盲,“普及”一下犹太人传统民俗常识,以示该任务的紧迫性。

    站着说话不腰疼。主管说,听说过西语中un trabajo chino的谚语么?我心思他不怀好意。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前半句同意,后半句片面,应该说,缺少的除了空闲还有文采以及感悟生活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harbourhu


    呵呵,完全想象得到你当时的忙碌,当中国人和西班牙人一起工作的时候,总是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以前的师兄们也总是扛起课题组前进的大旗,整年都加班加点地学习和工作,导致我导师对中国人的要求和期望非常高。后来遇到了我这么个爱玩儿的,不知道他现在啥感觉了,呵呵。

我先回去吃饭,下午再继续看你问题的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4: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6-23 23:20 编辑

回复 8# Emily8111

当时只是要把事情记录下来,所以我就没有对它做任何文学化的处理。读起来比较糙,呵呵。

呵呵,un trabajo chino,谢谢你提出的看法,但我宁愿看作是你个性化的理解。

我在工作场合与西班牙人接触较多,当他们说起这句谚语时,那种表情多不是赞许、敬佩的。我私下里也多次问过关系较好的西班牙同事,他告诉我说,有良好教养的人是不该说这句话的。

好像08年北京奥运会前,西班牙男篮队员拍了一张自以为很幽默又向中国示好的照片——食指将眼皮往上顶起,意指中国人眼小,结果弄巧成拙。若我当时没接触过西班牙人,我顶多看过不做评论了事,但事实上基于我对西班牙人的了解,知道这是极度不尊重人的表现。再比方说,我可以理解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访巴西时手摆OK手势的初衷,但这的确是不了解巴西文化风情的愚蠢举动。

同理,我们不期待西班牙人要对中国如何殷勤如何友好,但是也没必要做善解人意状而为他们的一些愚蠢言行主动开脱,这样只会变相鼓励他们的不当甚至侮辱行为。

一家之见,可能有些尖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5: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6-23 15:13 编辑

回复 10# harbourhu

      对这些西语俗语我自是心知肚明,不过我佯装不知,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想耐心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听完解释, 我停顿一会,佯作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我们向来对你百分百信任,你的工作干得不错。呵呵,un trabajo chino,你又是我们这里唯一的中国人,剪纸的事当然非你莫属了。”说完,主管哈哈大笑,我强忍怒气,可在心底早已把这张堆笑的却令人反感的脸扯皱撕烂了几十回。

      要是在平时,心思单纯幼稚的我或许在听到他们的些许赞扬后就会情绪高涨、欢天喜地地接手。可是当我事先知道这些纸板模型一个月以前就已到货却被电动车部经理打入仓库而无人过问直到下周新品展示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的消息后,我铁了心地要拒绝。

      胳膊拧不过大腿,后来我还是放下以色列客户,取了剪刀、刻刀和直尺……

      我做剪纸活时,电动车部经理和我主管不时走过来,还向我竖大拇指表示满意。主管说的一句话,彻彻底底激怒了我。他说,知道你们中国人活干得又快又好,而且从来不会去抱怨,是好样的。

      这是不是叫得了便宜还卖乖?我把工具往桌上一撂,站起身来,拿起电话机给出口部经理打了个电话,表示因为技术部经理和电动车部经理,我没有办法做好您交代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您自己直接和他们俩说吧。

      技术部经理和电动车部经理关系好得同穿一条裤子,听说电动车部经理的父亲是技术部经理当年在Montesa摩托车公司时的哥们,西班牙也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这种人情也是一脉相承的,时间流逝,尽管他的父亲已先哥们撒手人寰,可薪尽火传,友谊在儿子身上又得到了原封不动的延续,亲密无间,恍若昨日。说来也巧,出口部经理是总经理Ot Pi的母亲,拥有Monty公司1/3股份,别说Ot,就连董事长Pere Pi在她面前也是毕恭毕敬。出口部经理作为公司实际上的“话事人”,技术部经理抑或电动车部经理在她面前是决然不敢说半个不字的。

      技术部经理小心翼翼地接过电话,大股东一阵劈里叭啦的炒豆子把个平日里能说会道的技术部经理弄得毫无招架之力,连连称是。放下电话,技术部经理只好作罢,他一副大势已去的表情,沮丧地撇撇手,让我继续处理以色列客商的事。

      无论泄愤还是出他洋相都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想给那个不尊重中国人的技术部经理一个小小的教训,提醒他以后同中国人说话前得经过大脑。再怎么说,抬头不见低头见,作为我的直接领导,这位技术部经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关系到我今后在Monty公司的命运,我因此闹得太僵毕竟没有什么意义。以色列客户方面安顿好以后,我主动找到技术部经理,言辞温和地说了几句,压抑着心里一百个不情愿接过了那剪纸的差事。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5: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harbourhu

      一次我随总经理Ot Pi出差。工间休息时,我们俩攀谈,谈话不知不觉就引向了信任问题。他和我叙述了这么一件事,令我十分吃惊。

    他说Monty公司在台湾有个事务代表,当地人,姓林,名仰喆,40多岁,这些我早有耳闻。林姓台湾人10多年前在西班牙中北部的Burgos省开了一家中餐馆,与Pere Pi一家私交甚笃。台湾人曾经同Ot Pi私下说,中国人个个爱撒谎,希望Pi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也不要相信他。这番话事实上给本就极度猜疑中国人的Pi一家人的“疑中”情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使Pi一家对林姓台湾人的“推心置腹”般的“真诚”更是深信不疑,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换取了Pi一家对这个台湾人的信任。

    西班牙中餐业竞争十分激烈,前年,惨淡经营餐馆的林姓台湾人打算回台湾另谋生计。为此,对Monty公司可谓是知根知底的林姓台湾人拐弯抹角地请Pere Pi“帮忙”,Pere Pi于是与儿子Ot Pi一合计,找借口辞掉了原来的Monty中国(含台湾)事务代理台湾女人叶某,支持林姓台湾人代理Monty从中国(含台湾)进口整车及车零部件的事务,并由他负责Monty在中南美洲市场的销售。其实熟悉自行车行情的人知道,中、南美洲自行车需求增长有限,而且产品需求档次也不是很高……

    我发自内心地鄙视这样的人,他所谓的“真诚”是靠刻意迎合个别人的喜好而出卖一个群体的利益、恶意丑化一个群体的形象换来的。他似乎早已忘记,到底是什么人给了他今日的荣光,是Monty吗?显然不是,在国外待了几年就自觉高人一等了?在国外待了几年就不是中国人了?还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支撑他在国外发展的最后竟还是以他所憎恶着的那个群体冠名的产业。名字取得倒是不错,仰喆,可是仰喆先生的说话未免太不“喆”了吧,或许,内心自卑使然。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经与他有过几次电话联系。我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来自中国,可以用中文沟通。他又犯了一部分(是有这么一部分)台湾人常犯的毛病——与大陆同胞交流时故意要说外语,执意要用西班牙语与我沟通。10多年在西班牙语国家的浸淫,他的西班牙语口语似乎并没有多大长进,口语中蹦单词的时候非常多,无法成句,遑论那些低级的语法错误了,我在话筒那头都听得干着急。西班牙同事有时问我:“台湾人不也说中文吗?为什么他们跟你打电话,我们总是听你说西班牙语或英文?”我不知如何回答,又能怎么回答?

    语言是交流工具,仅此而已,一个人若是把它作为一种无聊的炫耀工具或是刻意彰显自己高人一等的手段的话,那么我宁愿相信他是在虚张声势,而他语言水平本身,事实上往往也是值得质疑的。

    仰喆现时依然被Pi的家人信任着,但愿他能够这样一直被信任下去。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bourhu 于 2010-6-29 11:22 编辑

回复 15# harbourhu

      男人肚子一大,就变得油腔滑调、老谋深算。同样是肚子大了,女人是在孕育生命,然后拖着赘肉皮囊再把自己蜕变成小女人,将寄托拴在了男人腰带上;而男人却用肚子包裹起生命中的灵丹妙药,打造成百毒不侵的身躯,用巨大的凸形抗拒一切的锋利棱角,圆滑起来游刃有余,丝丝入扣。这段话可谓是对两性肚子的绝好诠释。

      男人在二十七八岁时,只要工作稳定,又有定期“腐败”保障的话,肚子渐隆,两三年后再不注意外部修身内部修饰,男人的肚子就像是积攒了满腹的胀气,通常情况下,这类男人的脸蛋是老气的,措辞也多比较操蛋,对上说话说不上去,对下说话说不下来,全然失去了作为男性应有的幽默,没有气质又老气又不懂得幽默艺术的男人,无异于蜷缩在犄角旮旯里的一个活物,毫无生气可言;而女人则不同,孕育完生命的肚子在稍加修炼后,和丰润身形相反,基本趋向平坦,女人味开始凸显,成熟的少妇也多比男人自信,懂得如何与职场、私生活中的男人们周旋相处,可以这么讲,三四十岁的女性,其性别魅力是丝毫不逊于同龄男性的。

      我写下上面这些话时,心态较为超脱,因为我已经离开了Monty公司。我只是有感而发,拿Pere Pi与他前妻Maria Isern放在一起做个参照。说实话,我不应该苛责Pere Pi老头,他家境卑微,没上过几年学,年轻时驰骋在攀爬摩托车的赛场,是西班牙赫赫有名的多年蝉联冠军,是他赛场上的风姿吸引了家境殷实的Maria,而后两人结为秦晋之好。因Montesa摩托车公司破产而被迫自寻出路的他依附着家境富有的妻子,在她的支持下创立了Monty公司,六十多岁年纪依然亲自主持大局,除去约合三个月身孕的肚腩外,身材基本完好。但是,我感觉,他似乎缺少了一个成功男人应有的东西——自信、谦逊,在Maria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而这种情绪积聚到一个极端时就会变成极度自负,抑或是歇斯底里的咆哮,咆哮的理由大多与Maria有关。后来据接近Pere的一位车手说,他俩多年前离婚的原因也的确如此。

      在与中国、中国台湾地区供应商、代理销售商接触时,Pere Pi显得格外彬彬有礼,笑起来貌似谦和,尤其是他的白胡子更能给中国人一种特别值得信赖的长者的错觉。可是私下场合他毫不避讳对中国人包括台湾人的厌恶(个人为那位林仰喆先生感到不值得),哪怕是在我面前,尽管他常用自认为我听不明白的加泰罗尼亚语来发泄这种自相矛盾的情绪,诅咒谩骂永远是他评述中国人的主旋律。在我和他相处几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视觉往往给人的是一种假象,诸多人事的表里都有着看似不和谐的矛盾的高度统一,也许世界从来就是如此丰富多彩且值得让人揣摩臆测的——看似谦和的事实上恰恰是傲慢的,而表面温文尔雅的经常是野调无腔的。

      巧合的是,Maria看起来直率泼辣,事实上私底下相当温和谦逊,以至于连我这样守规守矩的人也被她这样的气质所迷惑,深陷其中不得自拔,难道Pere年轻追求她时也身怀与我一样的情感?攀爬车好手César告诉我说,Pere非常孤傲偏僻,在Monty公司做出名声以后,他渐渐听不进异见,且失去了之前作为一名攀爬摩托车运动员时常有的幽默开朗,把钱看得过分重要,轻视那些赛车场上曾患难与共至今却依然贫穷的弟兄们。

      我无意发掘Pi家族的隐私,只是想通过他们的例子告诫我自己——善待身边所有的人,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年轻与年长,无论草根与权贵,无论地域职业,无论……在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少年时代如是,在事业有成功成名就闲庭信步的中年时代如斯,在承欢膝下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老年时代也应如此。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harbourhu


    看了你故事的下文,很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知道 un trabajo chino 不是个褒义的词,我的导师曾有一次无意中当我的面说到这个词,然后一脸不好意思,我就装不懂,虽然没有很贬义的意味,但绝对算不上褒义,我的解释你用“善解人意状”太温和了,应该用“自欺欺人”才显得比较“尖锐”,呵呵。但这个词的使用也是在变化的,同时分场合,分人说的。你的做法我很支持,没有必要跟他们闹僵,但也不必一味忍气吞声。

很多与国家相关的词儿都是有历史渊源的,随着中国的崛起,那些词的意义也在慢慢的转变,就像China这个词曾经也不是个中性词,chinita甚至现在也带有贬义的意味,如果是一些坏孩子朝我喊,我心里也会很有些不快,如果我是超人就把那些没教养的孩子打残,哼哼。但我认识的一些老人有时候也会用这个词儿表达一种亲昵的感情。

无论如何,有教养的西班牙人不会用那些产生之初就带有贬义的词儿跟我们交流,而那些没有教养的,不理也罢,我们越在乎,他们越得意,而如果想利用这些达到什么目的的,我们给他们打太极拳让他们瞧瞧,嘿嘿。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自信的心和强大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16: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harbourhu

我发自内心地鄙视这样的人,他所谓的“真诚”是靠刻意迎合个别人的喜好而出卖一个群体的利益、恶意丑化一个群体的形象换来的。

同感,这样的人就是和平时期的卖国贼!那个林姓的台湾人把祖宗的传统都忘了,“家丑不外扬”,他竟然添油加醋污蔑自己家人,鄙视,严重鄙视!

但那个 Pi 一家看来也不是什么高贵的家族,竟信任这种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看来他们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7: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东麟

太客气了,东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20: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哈勃兄再润润色,可以考虑找出版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9 20:30 , Processed in 0.01374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