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0
收起左侧

诗歌笔记(8、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6 08: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笔记(8):绝处逢生

发现许多诗歌理论文章,要么开头,要么结尾,总会对当下中国现代诗歌的尴尬局面发一通感慨、牢骚,基本上还都是从诗歌、诗人的角度分析形成尴尬现状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现代诗歌缺乏可读性,因而失去了读者的拥护。实际上,中国现代诗歌陷入尴尬,不仅仅是诗歌、诗人本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外因影响的结果。我认为,在研究诗歌理论的时候,应该把视角再放宽一些。此外,对于诗歌理论的研究,我发现很多都是在批判中总结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至于怎么获得成功,鲜有提出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的。

1,这是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艺术的生命力可以跨界。

宋词之所以能够受到全社会的认可,并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借助了音乐。虽然现在大部分曲谱已经失传,但是文字部分依然广为流传。实际上,流行歌曲也是现代诗歌与音乐的一种结合,只不过诗人们似乎不屑与词作者为伍,便开除了歌词的诗籍。如果诗人们的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宋词就是宋朝的流行歌曲,也不应该属于诗歌了。

两两相忘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变换 
到头来输赢又何妨
日与夜互消长 
富与贵难久长 
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 
恩怨难计算 
昨日非今日该忘
浪滔滔人渺渺 
青春鸟飞去了 
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风潇潇人渺渺 
快意刀山中草 
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



你可能不会唱,也可以不用唱,但是你能够体会其中的诗意。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诗歌不尴尬,而且很火,并深入人心。它先是与音乐结合,再与影视结合,感染了至少两辈人。再举一例,诗歌也可以和其他文学体裁结合,比如小说《红楼梦》里面的诗歌在恢弘的背景、巧妙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形象烘托下,显得格外馥郁芬芳、精彩绝伦。所以,尴尬的是那些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诗人们,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割裂了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关起门来追自己的尾巴。


2,审美与娱乐

娱乐精神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其实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能够满足人性、人的需求。娱乐与审美有相似处,都能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和享受。而且很多时候,娱乐与审美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分彼此。比方说,听音乐是一种娱乐,还是审美?很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所以娱乐与审美不是对立关系。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电子游戏,几乎上升到第九大艺术的地位了,将娱乐与艺术统一了。电子游戏可以有文学剧本,可以有历史故事,可以有电影镜头,可以有诗歌,可以有绘画、配乐、音效……,从前人们认为电子游戏毒害青少年,中国管制了十几年,最近看新闻说准备开放了。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世界一开始混沌,慢慢发展出界限,然后界限会慢慢消失,重新回到混沌的状态。

还说宋词吧,宋朝那阵子,没有互联网,没有email,没有电影院,没有手机,也没有ps4和xbox360,但是人们有审美和娱乐需求。所以,填词不仅仅是创作、艺术追求,也含有着一定的娱乐功能、联络感情的功能。好比红楼梦里,贾宝玉做红豆曲,就算他对艺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也还是个玩儿,在玩儿、娱乐的同时进行审美和艺术探索。

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比较尴尬的那部分中国现代诗歌,是因为自己先把自己孤立起来,同时又缺乏娱乐精神,人们不能从中获得乐趣、娱乐,人们自然也就远离了这部分现代诗歌。


3,绝处逢生

单纯的诗歌,不与其他艺术结合,不带有娱乐精神,能否生存下去?必然能够生存下去,但是空间会很小,因为它功能单一,存在许多劣势。诗歌不像其他艺术,形而下的部分多一些,诗歌的美几乎都是形而上,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只能靠感觉,所以更难捉摸一些。但是小里面有大,难里面有易,纯诗歌一旦成功了,也能发挥出其他艺术没有的能量,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这个人文关怀精神,以及独特的审美方式。

拓展纯诗歌的生存发展空间,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做好文本工作,增加可读性。其次,加入娱乐精神、互动精神,与其他艺术融合,保留、稳固、强化诗歌精神,也就是人文关怀精神。强调纯诗歌,实际上就是割裂了诗歌与我们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没有纯的,即使有纯的也会向不纯转化。为什么一定要纯诗歌,而拒绝社会、时代对诗歌的影响呢?希望广大师友能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诗歌笔记(9):流派

中国现代诗歌兴起许多流派,梨花体、意识流、下半身、神性诗歌、口水诗、朦胧派、禅诗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些还不能称其为流派,应该叫分类、归类,或者说仅仅是流派的雏形。根据诗歌文本呈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把相似的归为一类。真正的流派,我猜应该是有学说和深厚理论支持的。比方说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学说、理论体系,学说和理论说白了就是系统的思想,而且形成文字典籍。流派的流,想必有流传、承袭的含义,只有拥有了思想体系、形成了典籍,才有可能真的流传千古。学说、理论并不是找几个特征,下几个定义那么简单,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再回到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形成的一种智慧和精神。比如,摇滚精神,有人说摇滚精神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痛苦和堕落,疯狂与迷惘,是摇滚的表象,摇滚的真正内核是力量、爱和自由。

很多中国现代诗歌的“流派”,其实只是一种探索,探索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而已。他们都在寻找诗歌的精神内核,都在尝试、寻找一条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流派纷争、弊端,不值得批评,反而值得鼓励。同时,我也希望各个所谓“流派”的代表人物,诗作者们能够从实践、尝试之中,总结出理论、思想、智慧,真正地开宗立派。

中国现代诗歌是没有根的,这个问题很多诗友都提到过,历史原因、时代背景统统归结于迷失,可没有根要如何生长?即便是昙花一现,也需要根源的滋养。看到有诗友说,中国的现代诗歌还不能走向世界,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根。套用一句俗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现代诗歌只有跟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建立联系,才有可能走向世界。我认为,诗歌的根,正如我前面阐述过的,是人文精神,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是希望和美。

很多中国现代诗歌的流派,被批判为“闭门造车”,割裂了与读者的联系。换个角度去看,我认为,这很正常。因为这是一种尝试,从关照自己到关照他人、社会、国家、世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诗人沉溺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其实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只不过关怀的对象是自己,透过关怀自己去关怀、关注社会,没有错。只要作者本人能够体验到美,能够在俗世之中感受到美的冲击,就是诗歌精神的关照,哪怕是自我陶醉、无病呻吟、神经病的胡言乱语,我仍然坚信他的尝试,没有错。有人会讲,自我陶醉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发表出来,难道是强迫他人接受吗?不,不是的,这种现象与这个时代有关,互联网太方便了。我们可以读不懂,但是不能否认作者的追寻、尝试。哪怕多一个人读懂了,就多一个人受到诗歌作品的人文关怀。

如此,是不是说批评就不必要了呢?也不是,批评是一种思考,诗歌、艺术、人类、生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维度里去审视。

尽管中国现代诗歌的处境很尴尬,许多人离开了诗歌,但是我相信人类对于诗歌的认知并不差。我经常听见诗歌的名字出现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的口中,比如:高迪是建筑史上的诗人;这段舞蹈美得像诗一样;你说的话很感人,就像是一首诗;李泉是音乐诗人;这部电影太精彩了,就像是一首多情的小诗……

边缘化、悲催的诗歌艺术,其实,真的无处不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免责声明|小黑屋|友情链接|Archiver|联系我们|手机版|西班牙华人网 西华论坛 ( 蜀ICP备05006459号 )

GMT+2, 2024-5-15 15:03 , Processed in 0.00733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